“双11”别买这7种东西,真心不值
发布时间:2021-11-04 09:48:49 |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54 | 来源:素超人

“双11”即将到来

线上线下各大平台、商户

都已开启如火如荼的“购物狂欢”模式

涌现出一大批诱人的“必购清单”

教大家如何更高效地“薅羊毛”

让人不由产生非理性的错觉:

“赶紧买,不买就亏了。”

为此,我们特别整理了一份

“不买清单” 助你理性消费

不剁手,不吃土,安度“双11”

“决战双十一”不买清单

买了这些,才是真的亏……

图片

1. 来自不靠谱平台的,不买!

2. 危害身心健康的,不买!

3. 超出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不买!

4. 为满足虚荣心、攀比心的,不买!

5. 难以物尽其用的,不买!

6. 给他人造成负担的,不买!

7. 以购物弥补内心空虚的,不买!

真正的财务自由,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而是内心知足不匮乏

1. 来自不靠谱平台的,不买!

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微商平台成了消费购物的重要途径。但其实许多平台在保障消费者权益、财产安全、个人隐私等方面,做得并不完善,给了一些不良商家,乃至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即使在较成熟的电商平台上,都有可能遭遇骗子或交易纠纷,何况不靠谱的平台呢?

因此, 一定要选择值得信任的平台、商家,对购物链接更要确认其安全性,千万不要因小失大。

图片

2. 危害身心健康的,不买!

购物之前,要先了解商品的特性、功能,以免对身心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伤害。比如,不健康的食品、容易养成不良嗜好的精神产品。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条件,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丰富多彩,但也充斥着各种“垃圾食品”“垃圾文化”。

因此, 在消费能力普遍提高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反思自身的消费习惯,以免身心被各种有毒、有害的产品、服务所侵蚀。

图片

3. 超出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不买!

“超前消费”的理念,已经被很多人接受和认同。花明天的钱,先享受起来,很容易让人产生消费的快感。但因为这种快乐来得快,去得也快,想要重复这种感觉,就需要不断重复这种行为。长此以往,会令人深陷欲望泥潭,甚至负债累累。

因此, 不要买超出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东西,避免养成依赖超前消费的心理习惯。

图片

4. 为满足虚荣心、攀比心的,不买!

有句话说得好:“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生存、生活的必需品其实很有限,除此以外的消费,大多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欲望和虚荣攀比心而产生的。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扩展开去,别人的孩子有,自己的孩子也要有;别人的家庭有,自己的家庭也要有,否则就是寒酸、没面子、被人瞧不起。这样的心态,会让我们在别人的眼光和评价中逐渐迷失自己。

因此, 问问自己,我究竟是在为自己的真实需求买单,还是为了别人的评价、赞赏付钱。

图片

5. 难以物尽其用的,不买!

在清空购物车前,最好先盘点家中存货的数量和保质期,根据实际消耗速度合理采购,避免一次性买太多,过期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由囤积造成的钱财损失可能并不多,但无谓的浪费,着实可耻。此外,有些商品买回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坚持使用,不妨评估一下自己的情况、能力和意志力,真能坚持吗?

因此, 采购时不仅考虑价格因素,更须评估实际需求、时间、精力,珍惜福报,令物尽其用。

图片

6. 给他人造成负担的,不买!

有时我们看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很想买,但自己用不了,就会买给其他人,比如父母和长辈。扪心自问,这个行为背后的发心,是孝敬长辈的成分更多,还是贪着那个物品的成分更多。

因此, 如果真想要孝敬长辈,应该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多一点精神上的陪伴和关爱,别买无用的东西给他们造成负担。

图片

7. 以购物弥补内心空虚的,不买!

在“买买买”日益成风的今天,购物已经越来越演化为一种娱乐、消遣和减压行为。但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副作用极大。不加觉察,终有一天会遭反噬,再多物质也难以填补内心的空虚,无法让人感到开心。内心匮乏,穷得只剩下钱时,才是真正的悲哀。

因此, 若观照到自己有病态的消费心理,须及时停止,寻找正确的方式方法充实内心。

图片

“决战双十一”

不仅是商家创造销售业绩的口号

更应该成为每个人

考验内在正知正念的号角

愿这份“不买清单”

能给热恼的内心降降温

以冷静清醒的状态

面对各种诱惑

合理消费

编辑 | 普秀

图片 | 晓峰 熙全 光耀

责编 | 明月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