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故事:弃宝学佛
发布时间:2021-09-27 23:34:22 |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57 | 来源:素超人

图片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多味写国王管理着富可敌国的婆罗门国家。这位国王非常虔诚地信奉九十六种外道,也就是当时的六师,六师每人各有15位弟子,一共96人。这96人各自宣扬着自己的理论,影响了一大批人追随。

  有一天,国王忽然发起善心,想要行大布施去帮助更多的人。于是把宝库里的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等七种珍宝都搬到城门口,堆得象一座山一样。任何人只要想拿珠宝,国王都慷慨地说:随便拿,随便拿,只要拿得动,想拿多少拿多少!于是,城里城外的人都非常高兴的跑过来,有拿袋子装的,有用篮子挎的,还有的干脆把衣服脱下来包着走的

  可是,说来真是奇怪,无论人们从七宝山上拿走多少珍宝,那个地方就马上出现一样多的珍宝,就这样布施了好几天,有成千上万的人来拿,但那个宝山一点都没有少。

  佛祖知道这位国王宿世有大福报,应当度化。于是变化成一位梵志,来到这个国家。

  国王看到了梵志就马上行礼,便问候他说:您有什么需求?告诉我,不要客气。

  梵志说:我从很远的地方过来,希望得到一些珠宝,盖一间房子。

  国王说:好啊!您尽管拿好了!于是梵志就取了一包珍宝。但是才走七步,又回来把珍宝放回了原处。

  国王问:您为什么不要了啊?

  梵志说:这点钱只够我盖一间房子!还要娶老婆的话就不够了,所以我不要也罢。

  国王说:那您就多拿些,拿三份吧!

  于是,梵志就拿了三份珍宝。走了七步,又放回了原处。

  国王又问他:你为什么又不要了啊?

  梵志说:这些珍宝又不够我买田地奴婢,所以想想还是算了吧!

  国王说:那就再多拿些吧,拿七份回去!

  梵志拿去后刚走了七步又拿回来还了。

  国王问:您这又怎么了!?

  梵志说:如果生了子女,要操办他们婚事,成家立业,还要遇到红白喜事,想想这点钱真不够用啊,所以还是算了吧!

  国王想了下就说:那你把所有的珍宝都拿走吧!

  梵志接受了国王的布施,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些珍宝。

  国王觉得很奇怪,梵志便说:我本来是依靠乞讨过日子的,但是想到人命短暂,万物无常,各种业力与日剧增,忧愁困苦不断加深,即便我是财宝如山,对我又有什么益处呢?如果我只知道贪图物欲,做个欲望的奴隶,一定是造业无量,那我岂不是自讨苦吃吗?所以还不如熄灭这些贪念欲望,去追求无为大道。所以这些珍宝我决定不要了。

  国王听了,立刻就领悟了梵至的意思,于是梵志就恢复佛祖的本来面貌,金光瑞相,升腾空中,并为国王演说偈子:

虽得积珍宝  崇高至于天  如是满世间  不如见道迹

不善像如善  爱如似不爱  以苦为乐相  狂夫为所厌

  意思是说:即使有堆积如山、高耸入云般多的财富,即使那遍满世间的财产都是你的,也不如见道证果有价值啊!

  世人颠倒,以恶为善,以可爱为可憎,以苦为乐,这些狂愚颠倒的行为,应当被智者所厌恶啊!

  国王与大臣们见到了佛祖庄严的光明瑞相,遍照天地,又听闻佛祖微妙的开示,法喜万分,纷纷求受了五戒,当下就证了初果。

  (原文出自:西土圣贤撰集第1346部 法句譬喻经四卷 世俗品第二十一 西晋沙门法炬共法立译)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