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贪恋、不怨恨,修一颗大舍之心
发布时间:2021-08-01 12:08:09 |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02 | 来源:素超人

图片
  要在相续中真正的生起利他心,要想发菩提心、当菩萨,就要通过修行,首先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中般若经》中云:“须菩提,大菩萨当修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心也。”  舍无量心是要舍掉两种心态,达到平等的心态。即舍掉对亲朋好友的贪爱,与舍掉对怨敌仇人的怨恨,对一切众生生起无有亲疏、无有爱憎的平等心。对亲朋好友包括父母、子女不能有贪爱,对刚刚欺骗过、伤害过自己,让自己恨之入骨的仇人、敌人不能有怨恨。这些是不是很难做到?是不是觉得有些过分?对于一个普通的凡夫来说难于登天,但是对按次第学修过四外加行的人来说轻而易举。学修四外加行,生起了初步的出离心后,虽然还不是圣者,仍然是凡夫,但已经不是普通的凡夫了,而是相续中已经有了出离心的人,即对世间、对轮回已经看破、放下了。  在因缘和合的情况下,生起了几分钟、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的厌烦心或出离心不难。偶尔的出离心是不可靠的,这不叫生起厌离心,也不叫生起出离心。对世间的一切都能看破、放下,这种心时时处处都坚定不移——不动摇、不改变,才叫生起出离心。对于真正生起了出离心的人来说,舍掉前述两种心态并不难。   我们好好地对照自己,能不能做到不怨恨欺骗、伤害过自己的人?能不能做到不贪爱亲朋好友,包括自己的父母和儿女?你们都学修过四外加行,都学修过出离心,若是对这两点还觉得难,还觉得有点过分,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一句话:四外加行的基础没有打牢!我为什么处处强调这些基础?因为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学修发菩提心就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摘自《成就宝鉴论》发菩提心一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