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在《论语》当中有一段论述“知人”的话:“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这几句话耐人寻味。我们怎么能知人?这里要注意这个“其”字。一般人把这句话作如下解释:要注视他的行为,观察他的动机,细微地了知他的心安在什么地方,这样人怎么能欺骗得了呢?人怎么能欺骗得了呢?这种字面上的解释是有问题的。
实际上,这个“其”不是指他人,是指自己。也就是要看自己的行为,要观自己的行为动机,要察自己的心安在什么样的状态。这就告诉我们要知他人首先要知自己,了知自己才能了知他人。他人是什么?他人是你变现出来的一个折射,本源是我们自己。我们碰到什么人,这是自己显现出来的。对自己显现出来的心都不了解,怎么能知道对方的心呢?所以孔子这段话原来包含着甚深的真理——知他人首先要知自己。等你真实了知自己时,你的心就像一面镜子,什么人在这面镜子面前都能原形毕露,胡来胡现,汉来汉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