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明王的足迹16——云南昆明筇竹寺的孔雀明王
发布时间:2021-03-27 18:41:39 |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16 | 来源:素超人

图片

云南昆明筇竹寺的孔雀明王

云南昆明筇竹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院。有说建于唐贞观年间,也有认为该寺建于元朝初年。筇竹寺是内地佛教传到云南较早的禅门宗院。现存《雄辩法师大寂塔铭》提示,宋元时期的雄辩大和尚即为昆明筇竹寺开山宗长。

筇竹寺依山顺势而建,殿堂三进。进得山门则迎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供奉元塑三世佛。西侧保存着元延佑三年(1316)立圣旨碑。两侧是梵音阁和天台来阁。梵音阁供奉千手观音,天台来阁供奉佛母大孔雀明王。寺内供奉泥塑罗汉518尊,其中梵音阁和天台来阁各216尊,大雄宝殿86尊。大雄宝殿之后是重修的华严阁。华严阁有上下两层,下供奉汉白玉的华严三圣造像,上供奉缅甸玉雕释迦牟尼佛造像。

天台来阁正中供奉的佛母大孔雀明王,泥胎贴金彩绘,如来相,头螺发,顶有隆起的肉髻珠。额间白毫凸显。脖子有佛纹。袈裟通肩。孔雀明王一面双臂,手中无持物。右手高抬做说法状,手掌直立分开。右脚平放,左腿略支起,左手放于左膝上,成游戏坐。无莲花座。明王侧坐于蓝色孔雀背上。孔雀前后腿分开直立,蓝色的孔雀尾细而长,孔雀昂首做回头状。姿势优美潇洒。

筇竹寺的孔雀明王造像以佛陀形为基础,这在明朝以后比较常见。例如在陕西蓝田县水陆庵(明)供奉的孔雀明王就是如来相,一面两臂,手中无持物。但是,这尊造像的坐姿和骑法都与众不同。一是游戏坐,二是侧坐于孔雀背(无莲花座)。这在现存的历代孔雀明王造像、壁画、插图、书画等作品中是少见的。

明清时期安奉神位时,多有孔雀明王和观音菩萨共同供奉。例如在云南建水指林寺保存的壁画(明),孔雀明王画在右边,观音菩萨画在左边。陕西榆林万佛楼(晚晴),则是正南殿供奉孔雀明王,正北殿供奉千手观音。两殿背靠背,两身背靠背。但是,孔雀明王供奉在五百罗汉之中,创造了一个有趣的话题。推测应起源于清朝,应起源于四川。

四川新都宝光寺的五百罗汉堂则是建于清朝,其中就有孔雀明王供奉在五百罗汉中。而昆明筇竹寺的罗汉塑像,是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寺院请来四川民间雕塑家黎广修,用6年时间所完成,其中包括了孔雀明王塑像。巧合都是五百罗汉均建于清朝,都是四川匠人所完成。推测相互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可能会有相似的画稿。当然这些只有依靠专业研究人士的探索了。

去筇竹寺的时候,有幸见到清悟法师。向法师请教天台来阁正中供奉的孔雀明王一事。法师转身回寮取出一本1979年6月印刷的《筇竹寺罗汉堂》画册。其第127页有黑白图像,上书:孔雀明王佛。

图片云南昆明筇竹寺天台来阁供奉的孔雀明王

图片云南昆明筇竹寺梵音阁供奉的千手观音

图 文:老 杜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