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母大孔雀明王)
最标准的孔雀明王法相
孔雀明王最标准的法相是出自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说是最标准,是因为这是最权威的,是由密教祖师不空三藏翻译的。之后,就再也没有人翻译过经文和仪轨。
《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云:于内院中心画八叶莲华。于莲华胎上画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头向东方白色,着白缯轻衣,头冠璎珞耳珰,臂钏种种庄严。乘金色孔雀王。结跏趺坐白莲华上,或青绿花上,住慈悲相有四臂。右边第一手执开敷莲华,第二手持俱缘果(其果状相似木瓜)。左边第一手当心掌持吉祥果(如桃李形),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这就是孔雀明王最准确的画像。
①、孔雀明王现菩萨相。
②、一面四臂。四手分别持莲花、俱缘果、吉祥果、孔雀尾。
③、着慈悲相。
④、结跏趺坐在白莲花上。
⑤、乘金色孔雀王。
这五个方面就是孔雀明王画像的基本要素。或者也可以说是汉传密教中孔雀明王画像所示现的法相。晚唐以后,孔雀明王的德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画像法。
①、有现菩萨相,也有示佛首,或有现僧侣像。
②、除一面四臂外,有两首、三首等。还有两面、三面、多面等。除四臂外,尚有六臂、八臂、多臂等。手中持物更是变化诸多,以增加法器、兵器者为主,也有手中持农作物等。
③、有画像现威武相,示愤怒相。
④、有乘孔雀立于云端、立于石上、立于水中等。
⑤、有结跏趺坐,有半跏趺坐,更有骑在孔雀背,一腿垂下,一腿搭在孔雀背上。
⑥、有乘孔雀,亦有不乘孔雀。等等。
敦煌205窟孔雀明王说法图就是现存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孔雀明王画像。205窟的孔雀明王法相基本上符合不空本仪轨之要素。其他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孔雀明王画像。除藏传密教的孔雀明王有仪轨作依据外,其他几乎都是画像者根据时代要求、根据统治者要求、根据民族要求、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而创作。
汉传佛教中的孔雀明王应该就是依照唐.不空三藏译《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所描述而绘制。此亦是最准确的孔雀明王法相。
文 图:老 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