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经卷下说仙人种种
《天台教学辞典》释仙人,译:利师、哩始。又云仙人、神仙、大仙、仙圣,略称仙。即住于山林,保持长寿延年。据‘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下,此诸仙人皆持成就禁戒,常修苦行具足威德有大光明,住于山河或居林薮食果饮水,具有五种神通,游行虚空,一切所为皆无障碍!又称佛为仙人中之最尊者,故亦称大仙。
于佛教经典中,列举仙人之种类名称极多,如‘中阿含’卷三十《教昙弥经》举出七古仙名,《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二,问阿罗逻品,列举二十九仙人名,《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下举出六十八大仙名,《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则列举十类仙人。即:地行仙、飞行仙、游行仙、空行仙、天行仙、通行仙、照行仙、精行仙、绝行仙。
这十类仙人,修道以求长生不死。但他们不修正觉真心,不生不灭法,而错用第六意识的妄心来修养生之道。仍然在轮回妄想之中,生死流转。一旦仙福报尽,依旧要堕落轮回。
十一面经疏云,仙有二种。一内仙人,二外仙人也。内仙者谓佛菩萨故。龙树菩萨赞文曰,稽首天人所奉尊,阿弥陀山两足尊也。二者外仙人。谓诸外道仙人修苦行者。
大日经疏云,持明仙者,是余药力等所成悉地。持明者,皆是专依咒术得悉地人。直诸仙者,皆是围陀事火之类,勤修夺行,成五通神仙。又有夜叉持明。是彼类中福德最胜天趣之所摄者。与世仙人又殊也。
《佛学大辞典》解释:仙人,梵语曰哩始,称外道之高德者为仙人。以其多入山行道故也。仙果已极,得五种通力。故谓为五通仙。
文:老 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