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真事:原来这世上真有一个逆天改命的“哪吒”!逆天改命全靠这一个字!
发布时间:2019-08-06 21:49:05 |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8:10 | 来源:素超人

图片

文/明小乾 
出处:明乾教育


这几天,《哪吒之魔童降世》正在热映。


电影中有一句非常热血的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不信命的哪吒,上演了一场“逆天改命”的人生大戏!


但你可能不知道,在明朝时期,中国还真有一个成功逆天改命的“哪吒”!


他就是说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原作者——袁了凡!


曾国藩年轻时懒惰好玩、贪色,就是读了袁了凡的著作《了凡四训》,才奋然振作,逆天改命,终成一代大儒。


经过我的层层剥茧,终于发现袁了凡和曾国藩能够逆天改命的秘密,全藏在一个字里!

 

“心”!

 

只要你读懂了下面这个袁了凡逆天改命的故事,你也就发现了人生命运轮转的核心密码!


图片


图片

袁了凡,原名袁黄,小时候想读书考科举,母亲劝他遵照父亲遗愿学医,既能赚钱还能济世救人。


17岁时,他在慈云寺摆摊卖草药。


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走过来,给他算命说:“你不该学医,该走仕途,现在改行读书,明年可以中秀才。”


第二年袁黄一赶考,果然中了秀才,连名次都跟算命人预测的一模一样。


袁黄又去请教算命人,一番推算后,算命人对袁黄说:


“你××年可以考第十九名,××年可以禀生补缺,××年可以提拔当贡生。


当贡生后会去四川某县当县令,三年半后你会回到家乡。


在53岁你将寿终正寝,终身无子嗣。”


对于自己短命无子的命数,袁黄很不喜欢,所以拒绝相信。


但他还是把这个命数,一一记了下来。


令人称奇的是,袁黄以后每次参加考试的结果,竟然都与算命人所算丝毫不差。


这一下,袁黄彻底相信了命数:


“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贫富贵贱,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不能强求。


命里没有的,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命里有的,不用努力,自然就会有。”


他从此唉声叹气,心如死灰,认为“命就如此了,努力也没有用。”


在北京国子监当贡生的一年里,他整天静坐,也不读书。


后来因为成绩不好,被转回南京国子监读书。


也就是在去南京的路上,他的命运开始转变,开启了逆天改命的励志人生!


图片


图片

未进国子监前,他到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与禅师对座一室,三日不眠。


禅师暗暗称奇:如此定力,真是了得。


于是禅师就问他:“凡夫不能成为圣人,是因为心中多妄念,你三日没有妄念,是什么原因?”


袁黄叹了一口气,说:“我一生吉凶祸福,都早已被算命人算定了,命由天定,还有什么好想呢?”


禅师听后淡淡笑道:“我还以为你是一位豪杰,原来也只是一个凡夫。”


袁黄立即问:“此话怎讲?”


禅师说:“命由己立,福自己求,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一个人只要真诚用功、多做善事,没有不感应的。


袁黄跪求:“请师傅教我摆脱命数之法。”


禅师拿了一本《功过格》递给他:


“每晚将一天行事时的起心动念,反省检点,按格记功过。每至月底,总结一次,将功抵过,多余的就可作为善行了。”


图片


拜别禅师,袁黄回到家里,反省自己过往的行为,深感悔恨!


他立誓先行三千善事,求登科第,并将自己的号改为“了凡”。


一年后,袁了凡到礼部参加科考,算命人算他会考第三名,他竟然考了第一名。

 

算命人没算到他会考中举人,秋天乡试,他却中了举人。

 

至此,他深刻的明白了“命运是可以改造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十年后,他做完了三千件善事,又立誓再做三千件善事,希望能得子嗣。

 

一年后,袁了凡便梦想成真,夫人顺利产下一子。

 

后来,他中了进士,做了县令。他又准备了一个小册子,取名为‘治心篇’。

 

他说:“我害怕自己做官心起邪念,因此要治心。”


图片

 

每天早晨起来,坐堂审案时,他便将《治心篇》交给看门的人,将自己所行善事恶事,不管大小,一一记录。

 

到了晚上,他再翻阅记录,闭门治心。

 

剖析袁了凡“逆天改命”的全过程,我发现,袁了凡的所有言行都暗合道妙!

 

他改命的过程,就是不断践行“明心”、“净心”2大功夫的过程!


图片

明乾教育心法图


所谓明心,就是要持久地深入地明白和体证人生重大秘密和重大真理!


人生重大秘密是心中拥有无尽宝藏。


“我命由我不由天”,“命运是可以改造的”,他主宰自己的命运,正是开发心灵宝藏的妙用!


人生重大真理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


袁了凡立誓要行三千善事,就是在不断种下善因,他日必定收获善果。


所谓净心,就是在起心动念处净化心灵!


观照自己的念头是净化心灵的基础,反省不好的念头是净化心灵的关键,引导自己产生更好的念头是净化心灵的根本。


袁了凡每日用“功过格”、“治心篇”记录自己的言行,观照自己行事时的起心动念,就是在时刻坚持净化心灵的过程!


持续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不断引导自己产生利益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念头,并一一践行。


思想改变,行为自然也会改变,人生命运也就截然不同了。


最终,袁了凡和哪吒一样,逆天改命成功!


过了“应该逝世”的53岁,依然无病无灾,活得很好,最后官至“尚宝司少卿”。


图片

袁了凡后来回乡养老,觉得自己一生甚是传奇,便决定将抗争宿命的经历写下来,训诫后人。


于是撰写了四篇文章:“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他将四篇文章命名为“戒子文”。后因广为流传,大家将其称为《了凡四训》。


图片


在书里,袁了凡这样告诫子孙:


“世人只知穴在山,不知穴在心田间;


好山好穴世间有,不是其人寻不见。


我看富贵人家坟,往往葬时皆贫贱;


待到富贵力可求,人事尽时天理变。”


意思就是说:


决定一个人富贵贫贱的主要因素,不是风水、不是星宿、不是命数,而是一个人的“心田”!

 

心乃身之主宰,心体现在起心动念上, 起心动念决定了意识、语言和行为,意识、 语言和行为决定了事,所有的事汇集起来就是人生,即命运!


130年后,清朝后期的曾国藩,30岁前懒惰、贪玩,读罢《了凡四训》后,豁然惊醒。

 

遂将自己的号改为“涤生”,一改往日陋习,奋然振作、精勤砥砺,终成晚清中兴第一名臣。


图片

 

生命是一段程序,你怎么编写,它就怎么运行。正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所说:“没有人能定义你是谁,除了你自己。”


在不断的“明心”、“净心”中,改了“心”,也就改了命!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