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招募 | 疫情之下,开启“我的食物简史”写作
发布时间:2020-02-29 01:00:29 |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6:35 | 来源:素超人

图片




人类为了生存每天都要吃东西,食物即生命,‘吃’应该是一个融化滋养新生,充满喜悦的过程,了解食物的来源以及对其它生命的影响会让这个过程更完整。



2020年2月12日,良食基金联合万村写作计划、游猪生态共同发起“我的食物简史”写作计划。到2020年2月22日,共有85位写作者加入“我的食物简史”第一期写作计划,10天书写文本40期379篇,共计435553字。两位导师点评55943字。
在持续10天的写作中,写作者得到了前辈、导师的指点;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相互激励;重新与自然与一起用餐的亲人、朋友建立了连结。10天过去了,第一期写作计划并没有结束,写作者们自发建立了修改文本的小组,继续探索~热气腾腾的生活,畅快的书写。现在,第二期写作计划即将开启,等你加入!
加入写作计划后,你可以通过不断地发声,让人们看见「食物」这一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议题。在这个持续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你也可能成为食物领域的意见领袖,尽己所能,为健康、可持续食物体系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当然,疫情之下,好好吃饭,好好记录,和其他朋友一起留下这一段历史就足够珍贵。
开始书写吧~ 从关心自己的饮食出发,看到食物和我们自己,和家庭,和社区,和社会,和整个大自然(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关系与互动。通过食物打开关于自然、生命、营养、循环、平衡......以及爱与美的世界。图片1

参与方式


图片

扫码入群,即可报名参与


报名开始时间:2月28日

书写时间:3月3日至3月13日

文本提交方式:加入写作群后,根据要求将文本放入指定石墨文件夹

联系与咨询:18725792990(微信/电话同号)


2

书写主题


图片


主题一:食物与疫情

主题二:食物与日常生活 (个人,家庭,故乡,他乡)

主题三:饥饿与浪费的记忆

主题四:食物与冲突/妥协/平衡/包容/接纳/偏见

主题五:食物与地方文化

主题六:食物消费

主题七:食物与身心健康

主题八:食物与世界与历史

主题九:食物与职业

主题十:食物教育

主题十一:食物与人



3

关于第二期写作计划




4

导师


“万村写作计划”发起人,独立撰稿人、非虚构作者。曾任青原色创新实验室首席故事官。义仓全国发展网络理事。腾讯谷雨、澎湃镜相、今日头条、喜马拉雅、360南瓜屋等平台专栏和签约作者。致力于民间叙事的推动与故事可能性的深度创造,亦关注可持续性饮食的议题倡导和行动实践。

图片

李艺泓



图片

朱清


可持续领域创业者,游猪生态创始人,「非洲真实故事」项目发起人,影响力写作系列课程讲者。曾在美国学习全球事务和平研究,关注人类的和平与冲突。也曾在非洲、中国工作,调研过各种可持续议题,一直在社会影响力领域工作至今。


5

写作提纲参考


图片


注:绿色标注的是《良食倡议》关注、讨论的内容(如下仅列举部分,不仅限于此。具体请参考《良食倡议》)。导师将优先点评这部分内容。


主题一

食物与疫情


主题二

食物与日常生活 (个人,家庭,故乡,他乡)


主题三

饥饿与浪费的记忆


主题四

食物与冲突/妥协/平衡/包容/接纳/偏见


主题五

食物与地方文化


主题六

食物消费


主题七

食物与身心健康


主题八

食物与世界与历史


主题九

食物与职业


主题十

食物教育


主题十一

食物与人


6

第一期文摘


图片


我记得看过一个视频,里面说如果把地球看成是一个家,你不会在自己家把垃圾从一个房间丟到另一个房间并觉得你家干净了。那我们把产生的无法消灭的垃圾填埋或者丟到海洋里或者別的什么地方就觉得完事了,这不是很可笑吗,there is nowhere else(没有别的地方)。有这种因为理念转变行为的,也有习得性改变,例如素食一段时间后,我的身体自然不爱肉食,吃肉的時候会感觉消化不好继而影响我作息,而且生肉的味道更加敏感,影响了我对食物来源的选择(这里其实可以扩展出对“杂食者的两难”的讨论...)。但总归来说,这些选择看起来就像时下疫情让大家无法出门的限制,但看到限制背后的保护机制和主动去选择之后,会发现这些选择没有限制你,相反有责任的爱会让你更加自由和探索到限制下更丰富的可能性。

——Danna《食物教育》


从爷爷口中对蜜蜂的了解越多,对这小小生命也肃然起敬,对食物的情感、敬意和感恩即是从了解开始。在了解的过程中会生发出很多微妙的链接,链接了土地、链接了人情、链接了环境、链接了时代……当我感受到这些链接的时候,我感到生命前所未有的鲜活,要好好珍重和热爱啊~

——文文《美好的一天从一杯爷爷牌蜂蜜开始》


我想在严峻的公共卫生的事件上,光是「以后不吃**更健康」的口号跟「牛油果是超级食物」「吃奇亚籽抗氧化」的食物风潮没什么两样,都是治标不治本而已。核心的问题是我们无限制要求增长地发展全球经济,不断挤占地球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让地球物种多样性锐减。

——崔绮雯《从半个世纪之前的广东菜谱说起》


以死亡为句点,我的食物简史就此告一段落。来日新生命降临,重启食物简史。

——陈雁雁《奶奶、葬礼和食物》


稍后,将完整呈现第一期部分食物故事,敬请关注!


7

良食倡议



我们认为以下观点不证自明:


生物多样性的流失与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威胁。

没有人应该挨饿。

没有人值得为不好的饮食方式付出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

不应该浪费食物。

没有任何理由需要让农场动物遭受虐待。


我们认同以下观点:


改变现有的饮食结构和生产方式能够积极有力地延缓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改善公众健康,并且在人口增长情况下更好地保证粮食安全以及社会公平。


良好的饮食结构能滋养身心和社群。好的食物生产与消费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好的食物是改善公众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最有力杠杆。


每一个人都应当了解自己的食物是怎么来的以及如何影响自己以及世界。


饮食、健康与环境保护的科学证据已经非常清晰,我们需要立即行动。


在生态文明时代,每一个公民都有绿色消费权。


我们承诺并且呼吁全球所有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为了人类未来,践行以下《良食倡议》:


植物领先——以植物菜品为主,占比不少于85%。

动物福利——不支持让动物受虐待的产品,比如笼养鸡鸡蛋。

健康饮食——选择全食物,支持健康烹饪,避免高糖、高盐和深加工食品及饮料。

减少浪费——节制点餐,实施光盘。

当地当季——尽可能选择当地当季食材,支持生态种植,支持小农。

循环永续——减少一次性用品,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如有可能,实行垃圾分类。

生物多样——拒食野生动物,选择可持续水产,支持可持续的多样食材。

食物教育——推动食物教育,参与食物教育课程。



8

写作计划发起方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良食基金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是一家有三十多年历史的关注生物多样性和绿色发展的全国性公募型基金会。中国绿发会良食专项基金(简称“良食基金”)专注推动健康、可持续和良善的食物体系。


万村写作计划

起源于青原色,是在全球视野下,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乡村/部落的记忆留存和传播计划,旨在于借助不同语言的互联网世界的链接,通过影像、口述史、文本的传播,为这个星球上曾有过的每一个村庄立传,存当代之证,写子孙之史。


游猪生态

游猪生态是一家为追求社会包容的个体,可持续发展,社会创新相关机构提供策略咨询和陪伴支持的社会创新机构。疫情期间,我们做了抢救式记录,陆续发起和设计“短视频影响力公益共学营” ,“我的家族简史”,“义仓发展网络传播官”等项目。



-END-


相关阅读

招募 | “我的食物简史”10天写作计划



CONTACT US

良食基金

机构邮箱:info@goodfoodchina.net



图片


「良食基金」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旗下关注食物与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基金,旨在引领食物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通过良善的食物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图片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