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生,成不了佛
发布时间:2020-02-17 19:38:41 |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6:40 | 来源:素超人

图片


【妙祥法师开示】

 

一居士:您说放生跟开智慧这块儿,我们怎么通过放生,能够让自己更有智慧?


智慧有两种:一个世间智,一个出世间智。


世间的智属于思维,通过脑子不断地分析、思维,经验的积累,攒到一定的程度,或是有一些窍门,这叫“智慧”。但在佛法里,这叫戏论。


佛法里的智慧是什么呢?是无念。无念的基础是什么呢?是大慈大悲。当一个人无念的时候,他会生起一种什么呢?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是我们说的那种所谓的可怜、感情,和那是两个概念。那种慈悲生起来,它没相,所以那才是真正的智慧。(可参考:大道无情,无情才慈悲)


因为有了这种慈悲,有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时候,就和本体相应了。


所以说,佛法的出世间智慧,实际上具体的表现就在慈悲里,慈悲是智慧的一种表现。有的人就把它给归纳到世间智里了,就是用世间的智,化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上,这是不正确的。


另外,世间智它不会生起大慈大悲来,它永远也不会的。所以说,世间法它永远不会有佛法的智慧。只有什么样的有呢?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个有,它就是智慧。


等到我们放生,就是趋向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因为什么?我们离开了自己本身的和人类的需要,而扩大到其他的有情和无情里,这个就趋向于什么呢?“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趋向了无相,趋向了本性,也趋向了佛的本体,所以说放生能成佛。


如果不放生,能不能成佛?是不能成佛的,因为没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一关。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一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从菩萨就开始了。如果你有了这个境界,恐怕你就进入菩萨的位置了。如果没有这个境界,还不能算真正进入菩萨的位置。


所以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种感受以后,他逐渐地、不断地修持,最后早晚有一天会达到开悟这种境界。


开悟看着好像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没有关系,但是开悟以后,他必然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而开悟之前,你必须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种境界或这种感受,这才可以。


放生正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一个是开悟前的准备,一个是成就的准备。放生解决了我们开悟前的准备,等我们开悟了以后,又解决了我们成佛的准备,所以放生非常殊胜。


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不抓住放生这一关,那我们就失去了成佛的机会,所以说这个是特别特别地殊胜。


特别是组织放生,虽然看着是我们每个人辛苦、劳累,而且还受到埋怨,但是你每天的法身是在不断地扩大。


法身每天不断地扩大,越扩大越广;越广,事情越多;越多你就越得处理;越处理,这个法身越来越大,最后大到一定程度了,那我们就和佛的法身相应了。


所以说,放生这块儿和成佛有直接的关系,而且是一种最快速的途径。换句话说,虽然我们没有开悟,但是我们已经趋向开悟;虽然我们没有成佛,但我们已经奠定了成佛的基础,这个是非常殊胜的。


一般的看到了都是以为佛教徒放放生啊,慈悲一下子,和成佛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一个教化众生的问题,一个救命的问题。


实际上,远远不止这点儿小事。如果只看到这一点,那就把放生这个法门看得太低了。


另外,放生能得佛法。我们虽然是轻轻地放生,不断地努力,但是努力一下——因为我们为了众生,那法从哪儿来呢?得从众生来。


佛也讲过,众生为根,菩萨为果,用大悲水不断地浇灌它,最后才能得出佛的果实,就这么回事。


所以说放生就是度众生,由度众生才能成佛。所以我们不断地救护众生,也就是不断地生出佛果,这都是一个道理,完全符合佛经。


如果一个人说放生没有必要,是一种着相,或者说是一种执着,这个人肯定和佛法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放生同时它也破执着。不放生本身就是一种执着,因为他执着了我、我念,我的思想和我的那小圈子里,所以说他怎么都打不开。


但是你放生,它就能打开,能破除我执这一块儿。能破除我执本身就是法,所以放生能得法。


另外,因为放生度了很多的众生,很多的众生需要听佛法,那怎么办呢?因为你要度众生了,又已经在度众生,但你不懂法,怎么办?


虽然你没修到那地步,那佛菩萨也得想法成全你,叫你得到法,然后你好度众生啊,替佛弘法去。


所以我们放生就等于做了佛的使者,而且去度化众生。做佛的使者首先得明白法,虽然我们没修到位,但由于我们的位置特殊,所以我们可以得法。


这个放生就区别于普通修行。普通修行是完全靠着自己的努力,但这个放生的努力,是因为他的胸襟广大,而得到了佛的加持力,“逼迫”着佛不得不给你讲法,不讲不行,不讲那众生怎么办?就得我明白了,它才能明白。


所以自然而然的,你在中间的位置,你想不得法都不行。所以这个有它的特殊性,这是我们要知道的。


再一个就是消灾免难。


现在世界上很多的灾难都和杀生有关系,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放生,不杀生,那我们就能消灾免难。(可参考:这两个字,消灾免难救世界)(溯源法语·摘自《2012年行脚途中开示》)


图片


访问小程序 佛历·日中时刻

图片


溯源法语

微信公众平台

由在家信众个人创建并管理

不代表任何组织和机构

所发内容

多选自大悲寺 - 溯源佛教网


关注本平台,请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

图片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