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耆宿梦参长老圆寂纪念日:遗风不灭,世范长存!

繁体

今日2020年11月24日,庚子年十月初十,是梦参长老圆寂三周年纪念日。梦参长老一生历经近代变迁,鉴阅风云沧桑,亲受重重磨难,识悟世野众相。中兴地藏法门,兼承华严道场,法嗣信徒数万众,寻遇佛宗道源近百年。被誉为深山中的一盏明灯,佛教界的当代龙象。
值此纪念日,缁素四众弟子,声声佛号,追思缅怀。感念梦老无私之悲愿,圣行之功德。祈愿长老乘愿再来、永续慧灯、普洒甘露、广度有情,将弘法利世的大愿不断延续,利益世间一切有情众生,共成佛道。

一代高僧梦参老和尚的一生

一梦入佛门

梦老年少时,个性机灵、特立独行,年仅13岁便踏入社会,加入东北讲武堂军校,自此展开浪漫又传奇的修行生涯。随着九一八事变,东北讲武堂退至北京,讲武堂并入黄埔军校第八期,但他未去学校,转而出家。

之所以发心出家是因为曾梦见自己坠入大海,有一个老太太用小舢舨把他救起,并指向远方如一栋宫殿般的地方,说那是他一生的归宿。醒后,经过询问,才得知梦中的宫殿境界就是上房山的下院,遂于一九三一年,前往北京近郊上房山兜率寺,依止修林和尚出家。

之后,在修林老和尚的带领下,在药王庙落发出家,法名“觉醒”。但是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做梦的因缘出家,便给自己取名为“梦参”。日后每当他遇到重大选择,迟疑下一步该如何走时就会作梦。一个梦,两个梦,三个梦,一连串的梦,每个梦都会告诉他答案,而这个答案就在他真诚的信念中一一实现了。




依梦牵引 开启修行的旅程


当时年仅十六岁的梦参法师,得知北京拈花寺将举办三坛大戒,遂前往依止全朗和尚受具足戒。受戒后,又因作梦因缘,催促他南下九华山朝山。这也使得梦参长老与地藏菩萨法门结下深缘。


1932年,受戒后南下朝礼九华山的梦参长老,离开九华转赴福建鼓山涌泉寺。当时虚云老和尚于鼓山创办法界学苑,并请慈舟老法师主讲《华严经》。他决定依止慈舟老法师学习《华严经》,历时半年,仍无法契入华严义海,遂亲自向慈舟老法师请法,之后决定以拜诵《普贤行愿品》、燃身臂供佛的苦行,开启智慧。



在鼓山学习《华严经》五年圆满,当时除依止慈舟老法师、学习《华严经》,更旁及虚云老和尚的禅法。1936年底再奉倓虚老法师之命,赴福建厦门万石严,礼请弘一大师北上弘律,历时半年之久。此后担任弘一大师的外护半年,深受弘一大师身教的启发,当时依《占察善恶业报经》所描述的占察轮相,请弘一大师亲自制作一幅,以供修习。


弘一大师为了答谢他担任半年的外护,亲赠手书的《净行品》偈颂乙本,并嘱托他弘扬《地藏三经》。1937-1940年间,随同倓虚老法师在长春般若寺传戒,讲四分戒律,并往来于东北各省、北京、天津、山东等地,讲经弘法。


狱中悟法 牵引出一份温暖的许诺


一九五〇年元月,正值青壮年的梦参法师,蒙冤入狱。在狱中,长老常观想“假使热铁轮,在汝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策励着自己,奠立了尔后重回佛教,弘扬佛法的信心。


1982年,中央落实宗教政策,梦老平反出狱,自四川返回北京,任教于北京中国佛学院,时年六十九岁,并以讲师身份讲述《四分律》,踏出了重新弘法的第一步。


梦老百岁的人生,经历了中国最动荡的岁月,饱尝世间之疾苦,但他却说:“世间上任何事都是公平的。”长老曾说,他被关了多少年,就要再住世多少年,长老在狱中度过了三十三年的岁月,出狱后弘法住世亦是三十三年。



愿缘圆满 暂别娑婆


1984年至2009年,长老弘法遍及世界各地,曾接受宣化上人的邀请去美国弘法,后又应加拿大、香港、台湾、内地各个地方弟子的邀请,弘扬佛法。


2000年,梦老于浙江重建雁荡山祖庭。


2012年应五台山政府邀请,复建万佛洞真容寺。


2013年始,定居万佛洞真容寺觉林丈室静修,除非身体违和等特殊情形,还是维持长久以来定时定量的个人日课。


2017年11月27日(农历丁酉年十月初十)16时30分,梦参长老一期报尽,安详示寂,世寿一百零三岁,僧腊八十七 。


长老一生功德巍巍,数十载弘法利生,摄受弟子无计数。持律冰雪,毕生作育僧才,教导谆谆,以身表法引人入道。慈心昭昭,住世百年普利群迷;演说大乘,莲踪遍布五大洲,铁肩担道义,为佛法慧灯永明。

长老的音容宛如

清凉世界里清凉的月,

静穆的雪,

如松风,如白云,

与我们长相伴。

祈愿长老不舍众生,

乘愿再来。

往期回顾閱讀


第一届大公国学年度盛典暨玄奘奖颁奖典礼

第二届大公国学年度盛典暨玄奘奖颁奖典礼
寻根与创新 班禅拉萨社会活动行程的两方面蕴意
伟大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汪洋青海调研强调在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上做实功
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最新:35年披荆斩棘!圣辉会长寄语湖南佛教再启新征程!

达摩祖师圣诞,一花开五叶 - 结果自然成

观点 | 潘宗光:佛教与科学殊途同归

国家宗教事务局发布《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