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般涅槃经后分二卷 内容: 大乘涅槃部·第0111部大般涅槃经后分二卷唐沙门若那跋陀罗与会宁等译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憍陈如品之末尔时,须跋陀罗从佛闻说大般涅槃甚深妙法,而得法眼,见法清净,爱护正法,已舍邪见,于佛法中深信坚固,即从如来欲求出家。 佛言:“善哉! 善哉! 须跋陀罗,善来比丘,悦可圣心,善入佛道。 ”   于是须跋陀罗欢喜踊跃,忻庆无量,即时须发自落而作沙门。 法性智水灌注心源,无复缚著,漏尽意解,得罗汉果。 须跋陀罗既证果已,即前佛所,瞻仰尊颜,头面礼足,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长跪合掌,悲喜交流,深自悔责在昔罪咎,而白佛言:“世尊,恨我毒身,久劫已来,常相欺惑,令我长没无明邪见,沦溺三界外道法中。 痛哉! 苦哉! 为害滋甚! 今大喜庆,蒙如来恩,得入正法。 世尊智能大海,慈愍无量,窃自惟忖,累劫碎躯,未能报此须臾之恩。 ”   须跋陀罗说是语已,悲泣流泪,不能自裁,复白佛言:“世尊,我年老迈,余命无几,未脱众苦,行苦迁逼,唯愿世尊少住教诫,哀愍救护,莫般涅槃。 ”   尔时,世尊默然不许。 须跋陀罗不果所请,愁忧热恼,高声唱曰:“苦哉! 苦哉! 世间虚空! 世间虚空! 如何于今大怖即至,热恼流行。 哀哉! 哀哉! 众生福尽,正慧眼灭。 ”复更流泪,悲号哽咽,遍体血现,发声大哭,于如来前举身投地,慌乱浊心,昏迷闷绝,久乃苏醒,涕泪哽咽,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不忍见于如来入般涅槃,中心痛切,难任裁抑。 我自何能,与此坏器毒身共住? 今前宁可先自速灭,唯愿世尊,后当涅槃。 ”   尔时,须跋陀罗说是语已,悲恋哽咽,于是时顷,即入涅槃。 尔时,不可说不可说无数亿恒河沙诸大菩萨、比丘、比丘尼,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同声唱言:“苦哉! 苦哉! 如何正觉一旦舍离,无主无归,无依无趣。 ”追思恋慕,悲感号泣,互相执手,捶胸闷绝,迷失诸方,哀恸三千大千世界。 尔时,世尊出八种声,普告大众:“莫大号哭,犹如婴儿! 各相裁抑,勿自乱心。 汝等于此行苦生死大海,勤修净心,莫失念慧,疾求正智,速出诸有。 三界受身,苦轮无际,无明郎主,恩爱魔王,役使身心策为僮仆,遍缘境界造生死业,贪恚狂痴念念伤害,无量劫来常受苦恼,何有智者不反斯源? 汝等当知,我旷劫来已入大寂,无阴、界、入,永断诸有,金刚宝藏,常乐我净。 我今于此显难思议,现方便力入大涅槃示同世法,欲令众生知身如电生恋慕心。 生死瀑河漂流速疾,诸行轮转,法应如是。 如来涅槃,甚深甚深,不可思议,乃是诸佛菩萨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 ”   佛复告诸大众:“是须跋陀罗,已曾供养恒河沙佛,于诸佛所深种善根。 以本愿力,常在尼乾外道法中出家修行;以方便慧,诱进邪见失道众生令入正智。 须跋陀罗乘本愿力,今得遇我最后涅槃得闻正法,既闻正法得罗汉果,既得果已复入涅槃。 自我得道度阿若憍陈如,最后涅槃度须跋陀罗,吾事究竟,无复施为。 设我久住,无异今也。 ”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即嘘长叹,唱言:“善哉! 善哉! 须跋陀罗为报佛恩,汝等大众,应当供养其尸,安立塔庙。 ”   尔时,大众惆怅惨结,掩泪裁抑,即依佛教,以香木酥油荼毗其尸。 须跋陀罗当焚尸时,即于火中放大光明,现十八变,身上出水,身下出火,右胁出火,左胁出水,小复现大,大复现小,满虚空中。 尔时,无量大众及诸外道邪见众生,发菩提心,得入正见。 须跋陀罗现神变已,还复火中,荼毗已讫。 是时大众悲感伤悼,收取舍利,起塔供养。 遗教品第一尔时,佛告阿难普及大众:“吾灭度后,汝等四众,当勤护持我大涅槃。 我于无量万亿阿僧祇劫,修此难得大涅槃法,今已显说。 汝等当知,此大涅槃,乃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金刚宝藏,常乐我净,周圆无缺。 一切诸佛于此涅槃而般涅槃,最后究竟,理极无遗。 诸佛于此放舍身命,故名涅槃。 汝等欲得决定真报佛恩,疾得菩提,诸佛摩顶,世世所生不失正念,十方诸佛常现其前,昼夜守护,令一切众得出世法,当勤修习此涅槃典。 ”   佛复告阿难:“吾未成佛,示入郁头蓝弗外道法中,修学四禅八定,受行其教。 吾成佛来,毁呰其法,渐渐诱进,最后须跋陀罗皆入佛道。 如来以大智炬烧邪见幢,如干草叶投大火焰。 “阿难,今我亲戚诸释种子,吾甚忧念。 我涅槃后,汝当精勤,以善教诫我诸眷属,授与妙法,深心诲诱:勿得调戏放逸散心,入诸境界受行邪法;未脱三界世间痛苦,早求出离于此五浊爱欲之中,应生忧畏无救护想;一失人身,难可追复,毕此一形常须警察,无常大鬼情求难脱;怜愍众生,莫相杀害,乃至蠢动应施无畏,身业清净常生妙土,口业清净离诸过恶,莫食肉,莫饮酒,调伏心蛇,令入道果;深思行业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 涅槃时至,示教如是。 ”   尔时,阿难闻佛语已,身心战动,情识忙然,悲哽喑咽,深没忧海,举体迷闷,昏乱浊心,投如来前,犹如死人。 尔时,阿泥楼豆安慰阿难,轻其愁心而语之言:“咄哉! 何为愁苦? 如来涅槃时至,今日虽有,明旦则无。 汝依我语,咨启如来如是四问:佛涅槃后,六群比丘,行污他家,恶性车匿,云何共住,而得示教? 如来在世,以佛为师,世尊灭后,以何为师? 若佛在世,依佛而住,如来既灭,依何而住? 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安何等语? ”   尔时,阿难如从梦中,闻阿泥楼豆安慰其心,令致四问,渐得醒悟,哀不自胜,具陈上问而以白佛。 佛告阿难:“何为忧苦悲哀乃尔? 诸佛化周,施为已讫,法归是处。 善哉! 善哉! 阿难,汝致四问,为最后问,能大利益一切世间。 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   佛告阿难:“如汝所问,佛涅槃后,六群比丘,恶性车匿,行污他家,云何共住,而得示教? 阿难,车匿比丘,其性鄙恶,我涅槃后渐当调伏,其心柔和舍本恶性。 阿难,我弟难陀具极重欲,其性鄙恶。 如来以善方便示教利喜,知其根性,以般若慧为说十二因缘,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是无明。 憎爱丛林,一切行苦,弥满三界,遍流六道,大苦根本,无明所起。 以般若慧,示以性净,谛观根本,即断诸有过患无明,根本灭故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灭。 得此观时,摄心定住即入三昧,以三昧力得入初禅,渐渐次第入第四禅。 继心正念,如是修习,然后自当得证上果离三界苦。 阿难,尔时难陀比丘深生信心,依我教法勤心修习,不久即得阿罗汉果。 “阿难,我涅槃后,汝当依我教法正观,教示六群车匿比丘,深心依此清净正法,不久自当得证上果。 阿难,当知皆因无明增长三界生死大树。 飘没爱河,众苦长夜,黑暗崖下绕生死柱,六识为枝,妄念为本。 无明波浪,心识策使,游戏六尘,种苦恼芽,无能制者自在如王。 是故我言,无明郎主念念伤害,众生不觉轮转生死。 阿难,一切众生为此无明起诸爱结。 我见覆蔽八万四千烦恼郎主,役使其身,身心破裂,不得自在。 阿难,无明若灭,三界都尽,以是因缘,名出世人。 阿难,若能谛观十二因缘,究竟无我,深入本净,即能远离三界大火。 阿难,如来是真语者,说诚实言最后付嘱,汝当修行。 “阿难,如汝所问,佛去世后,以何为师者? 阿难,尸波罗蜜戒,是汝大师,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定慧。 “阿难,如汝所问,佛涅槃后,依何住者? 阿难,依四念处,严心而住。 观身性相,同于虚空,名身念处;观受不在内外,不住中间,名受念处;观心但有名字,名字性离,名心念处;观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处。 阿难,一切行者,应当依此四念处住。 “阿难,如汝所问,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安何等语者? 阿难,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方某处,与诸四众而说是经。 ’” 尔时,阿难复白佛言:“若佛在世,若涅槃后,有信心檀越,以金银、七宝、一切乐具奉施如来,云何举置? ”   佛告阿难:“若佛现在,所施佛物,僧众应知。 若佛灭后,一切信心所施佛物,应用造佛形像,及造佛衣、七宝幡盖,买诸香油、宝华以供养佛。 除供养佛,余不得用,用者即犯盗佛物罪。 ”   阿难复白佛言:“若佛现在,若复有人,以金银、七宝、房舍殿堂、妻子奴婢、衣服饮食、一切乐具,深心恭敬礼拜供养如来。 佛涅槃后,若复有人,以金银、七宝、妻妾奴婢、衣服饮食、一切乐具,供养如来形像,深心恭敬,礼拜供养。 世尊,如是二人深心供养所得福德,何者为多? ”   佛告阿难:“如是二人,皆以深心供养,所得福德,其福无异。 何以故? 虽佛灭后,法身常存,是以深心供养,其福正等。 ”   阿难复白佛言:“若佛现在,若复有人,还以深心如上供养恭敬如来。 佛涅槃后,若复有人,还以深心如上供养恭敬全身舍利。 世尊,如是二人所得福德,何者为多? ”   佛告阿难:“如是二人得福正等,功德广大,无量无边,乃至毕苦,其福不尽。 ”   阿难复白佛言:“若佛现在,若复有人,如上深心一切供养恭敬如来。 佛涅槃后,若复有人,如上深心供养恭敬半身舍利。 世尊,如是二人所得福德,何者为多? ”   佛告阿难:“如是二人深心供养得福无异,所得福德无量无边。 阿难,若佛灭后,若复有人深心供养如来舍利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恒河沙分之一,乃至如芥子许,皆以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若佛现在,若复有人,深心供养恭敬如来。 如是二人所得福德皆悉无异,其福无量,不可称计。 阿难当知,若佛现在,若涅槃后,若复有人深心恭敬供养,礼拜尊重赞叹,如是二人所得福德无二无别。 ”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我涅槃后,天上人间一切众生,得我舍利,悲喜交流,哀感欣庆,恭敬礼拜,深心供养,得无量无边功德。 阿难,若见如来舍利即是见佛,见佛即是见法,见法即是见僧,见僧即见涅槃。 阿难当知,以是因缘,三宝常住,无有变易,能为众生作归依处。 ”   阿难复白佛言:“佛涅槃后,一切大众依何法则,荼毗如来而得舍利,深心供养? ”   佛告阿难:“我般涅槃,汝等大众当依转轮圣王荼毗方法。 ”   阿难复白:“转轮圣王荼毗法则,其事云何? ”   佛告阿难:“转轮圣王命终之后,经停七日,乃入铁棺。 既入棺已,即以微妙香油注满棺中,闭棺令密。 复经七日,从棺中出,以诸香水灌洗沐浴。 既灌洗已,烧众名香而以供养。 以兜罗绵遍体儭身,然后即以无价上妙白氎千张,次第相重遍缠王身。 既已缠讫,以众香油满铁棺中,圣王之身尔乃入棺。 密闭棺已,载以香木七宝车上,其车四面垂诸璎珞,一切宝绞庄严其车,无数华幡、七宝幢盖、一切妙香、一切天乐,围绕供养。 尔乃纯以众妙香木表里文饰,微妙香油荼毗转轮圣王之身。 荼毗已讫,收取舍利,于都城内四衢道中,起七宝塔。 塔开四门,安置舍利。 一切世间所共瞻仰。 “阿难,其转轮王以少福德绍此王位,未脱诸有,具足五欲、妻妾、婇女,恶见、三毒、一切烦恼、诸结使等未断一毫,命终之后,世间犹乃如是法则,起塔供养一切瞻仰。 阿难,何况如来已于无量无边无数阿僧祇劫,永舍五欲、妻妾、婇女,于世间法已作霜雹,难勤能勤,难行能行;一切菩萨出世苦行勤苦修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行之道,甚深微妙清净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六波罗蜜无不具足;修习如来十力、大悲、四无所畏、三解脱门、十八大空、六通、五眼、三十七品、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切诸佛寿命,一切净佛国土,一切成就众生,一切难行苦行,一切摄善法戒,一切摄众生戒,一切摄律仪戒,一切功德,一切智能,一切庄严,一切大愿,一切方便,如是等不可思议福德智能,皆已成就,无不具足;断除一切不善,断除一切烦恼,断除一切烦恼余习,通达四谛、十二因缘,于菩提树降伏四魔成就种智,如是妙法悉修习已,尔乃一切诸佛唱言善哉善哉,同以法性智水灌法身顶,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是因缘,我今号天人师、十力种觉、至极世尊,天上人间无与等者。 等视众生如罗睺罗,故名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怜愍世间,化缘周毕,为众生故,今入涅槃。 随世间法,如转轮王,为令众生普得供养。 “阿难,我入涅槃,如转轮王经停七日,乃入金棺。 以妙香油注满棺中,密盖棺门,其棺四面,应以七宝间杂庄严,一切宝幢、香华供养。 经七日已,复出金棺。 既出棺已,应以一切众妙香水灌洗沐浴如来之身。 既灌洗已,以上妙兜罗绵遍体缠身,次以微妙无价白氎千张,复于绵上缠如来身,又入金棺。 复以微妙香油盛满棺中,闭棺令密。 尔乃纯以微妙牛头栴檀、沉水一切香木成七宝车,一切众宝以为庄严,载以宝棺至荼毗所。 无数宝幢,无数宝盖,无数宝衣,无数天乐,无数香华,周遍虚空,悲哀供养。 一切天人,无数大众,应各以栴檀、沉水、微妙香油,荼毗如来,哀号恋慕。 荼毗已讫,天人四众收取舍利,盛七宝瓶,于都城内四衢道中,起七宝塔供养舍利,能令众生得大功德,离三有苦,至涅槃乐。 “阿难当知,一切四众起佛舍利七宝塔已,应当更起三塔供养,所谓辟支佛塔、阿罗汉塔、转轮王塔,为令世间,知归依故。 ”   阿难白佛言:“如来出世,悲愍众生,显示十力、大悲、四无所畏、十二因缘、四谛之法、三解脱门,八种梵音雷震三界,五色慈光遍照六道,随顺众生心业所转,或得四果三乘所行,或证无漏无为缘觉之道,或入无灭无生菩萨之地,或得无量诸陀罗尼,或得五眼,或得六通,或脱三恶,或出八难,或离人天三界之苦。 如来慈力清净,如来解脱法门不可思议,乃至涅槃,一切世间人天四众起七宝塔供养舍利得大功德,能令众生脱三界苦,入正解脱。 以是因缘,佛般涅槃,一切世间人天大众,报佛甚深无量慈恩,起七宝塔供养舍利,理应如是。 世尊,其余三塔,于诸众生,得何等利,而令起立,恭敬供养? ”   佛告阿难:“其辟支佛,悟法因缘,入深法性,已脱诸有一切过患,能为人天而作福田,以是因缘,起塔供养,所得福德,次于如来,能令众生皆得妙果。 阿难,其阿罗汉,于三界中生分已尽,不受后有,梵行已立,能为世间而作福田,是故应当起塔供养,所得福德,次辟支佛,亦令众生皆得解脱。 阿难,其转轮王,虽未解脱三界烦恼,福德力故治四天下,而以十善化育群生,是诸众生之所尊敬。 以是四众起塔供养,所得福德亦复无量。 ”   阿难白佛言:“佛般涅槃,一切四众,当于何所荼毗如来得收舍利? 唯愿示教。 ”   佛告阿难:“佛般涅槃,一切四众,若于拘尸城内荼毗如来,其城中人皆绍王位,则相讨伐,诤讼无量,亦令一切得福阶差。 阿难,一切四众可于城外荼毗如来,为令世间得福等故。 ”   阿难白佛言:“佛入涅槃,荼毗已讫,一切四众收取舍利,安置宝瓶,当于何所起七宝塔,一切皆得深心供养? 唯愿示教。 ”   佛告阿难:“佛般涅槃,荼毗既讫,一切四众收取舍利,置七宝瓶,当于拘尸那伽城内,四衢道中,起七宝塔,高十三层。 上有相轮,一切妙宝间杂庄严,一切世间众妙华幡而严饰之,四边栏楯七宝合成,一切装铰靡不周遍。 其塔四面,面开一门,层层间次,窗牖相当,安置宝瓶。 如来舍利,天人四众,瞻仰供养。 阿难,其辟支佛塔应十一层,亦以众宝而严饰之。 阿难,其阿罗汉塔成以四层,亦以众宝而严饰之。 阿难,其转轮王塔,亦七宝成,无复层级。 何以故? 未脱三界诸有苦故。 ”   尔时,阿泥楼豆白佛言:“佛涅槃后,荼毗已讫,一切天人,四部大众,如何分布如来舍利而得供养? ”   尔时,佛告阿泥楼豆:“我般涅槃,汝等天人取佛舍利,以平等心,分布三界一切六道世间供养。 ”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我今从佛敬请如来半身舍利,而我深心愿供养故。 ”   佛告天帝:“如来等视众生如罗睺罗,汝不应请半身舍利。 何以故? 平等利佑诸众生故。 ”   佛告天帝:“我今与汝右边上颔一牙舍利,可于天上起塔供养,能令汝得福德无尽。 ”   尔时,天人一切大众,悲哀流泪,不能自裁。 尔时,世尊普告四众:“佛般涅槃,汝等天人莫大愁恼。 何以故? 佛虽涅槃,而有舍利常存供养,复有无上法宝,修多罗藏、毗那耶藏、阿毗达磨藏。 以是因缘,三宝四谛常住于世,能令众生深心归依。 何以故? 供养舍利即是佛宝,见佛即见法身,见法即见贤圣,见贤圣故即见四谛,见四谛故即见涅槃。 是故当知三宝常住,无有变易,能为世间作归依故。 ”   佛复告诸大众:“汝等莫大愁苦,我今于此垂欲涅槃,若戒若归、若常无常、三宝、四谛、六波罗蜜、十二因缘,有所疑者,当速发问,为究竟问。 佛涅槃后,无复疑悔。 ”三过告众。 尔时,四众忧悲苦恼,哽咽流泪,痛切中心,追思恋慕,愁毒闷绝,佛神力故,掩泪寂然,无发问者。 何以故? 一切四众,已于戒归、三宝、四谛通达晓了,无有疑故。 尔时,世尊知诸四众无复余疑,叹言:“善哉! 善哉! 汝等四众,已能通达三宝四谛,无有疑也。 犹如净水洗荡身垢,汝等当勤精进,早得出离,莫生愁恼迷闷乱心。 ”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以真金手,却身所著僧伽梨衣,显出紫磨黄金师子胸臆,普示大众告言:“汝等一切天人大众,应当深心看我紫磨黄金色身。 ”   尔时,四众一切瞻仰大觉世尊真金色身,目不暂舍,悉皆快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难生是中。 尔时,世尊以黄金身示大众已,即放无量无边百千万亿大涅槃光,普照十方一切世界。 日月所照,无复光明。 放是光已,复告大众:“当知如来为汝等故,累劫勤苦,截身手足,尽修一切难行苦行。 大悲本愿,于此五浊,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此金刚不坏紫磨色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光明普照一切,见形遇光,无不解脱。 ”   佛复告诸大众:“佛出世难,如优昙华,希有难见! 汝等大众,最后遇我,为于此身不生空过。 我以本誓愿力生此秽土,化缘周毕,今欲涅槃。 汝等以至诚心,看我紫磨黄金色身,汝当修习如是清净之业,于未来世得此果报。 ”   尔时,世尊如是三反,殷勤三告,以真金身示诸大众,即从七宝师子大床,上升处空,高一多罗树,一反告言:“我欲涅槃,汝等大众,看我紫磨黄金色身。 ”如是展转,高七多罗树,七反告言:“我欲涅槃,汝等大众,应当深心,看我紫磨黄金色身。 ”从空中下坐师子床,复告大众:“我欲涅槃,汝等深心,看我紫磨黄金色身。 ”   尔时,世尊从师子床复升虚空,高一多罗树,复告大众:“我欲涅槃,汝等深心,看我紫磨黄金色身。 ”如是展转,高七多罗树,七反告言:“我欲涅槃,汝等大众,看我紫磨黄金色身。 ”从空中下坐师子床,复告大众:“我欲涅槃,汝等深心,看我紫磨黄金色身。 ”   尔时,世尊从师子床复升虚空,高一多罗树,复告大众:“我欲涅槃,汝等深心,看我紫磨黄金色身。 ”如是展转,高七多罗树,七反告言:“我欲涅槃,汝等深心,看我紫磨黄金色身。 ”从空中下坐师子床,复告大众:“我欲涅槃,汝等深心,看我紫磨黄金色身。 ”   尔时,世尊显出如来紫磨黄金色身,普示大众,如是三反,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三反从空中下,坐师子床。 如是殷勤二十四反,告诸大众:“我欲涅槃,汝等深心,看我金刚坚固不坏紫磨黄金无畏色身,如优昙华难可值遇。 汝等当知,我欲涅槃,汝等应当以至诚心看我紫磨黄金色身,如热渴人遇清冷水,饮之令饱,无复余念。 汝等大众,亦复如是。 我欲涅槃,汝等大众,应当深心瞻仰为是最后见于如来。 自此见已,无复再睹。 汝等大众,瞻仰令足,无复后悔。 ”   佛复告诸大众:“我涅槃后,汝等大众,应广修行,早出三有,勿复懈怠散心放逸。 ”   尔时,一切世界天人四众,遇涅槃光瞻仰佛者,一切三塗、八难、世间人天所有烦恼、四重五逆极恶罪咎,永灭无余,皆得解脱。 尔时,世尊显出紫磨黄金色身,殷勤相告示大众已,还举僧伽梨衣,如常所披。 应尽还源品第二佛复告诸大众:“我今时至,举身疼痛。 ”说是语已,即入初禅,以涅槃光,遍观世界,入寂灭定。 尔时,世尊所言未讫,即入初禅;从初禅出,入第二禅;从二禅出,入第三禅;从三禅出,入第四禅;从四禅出,入虚空处;从空处出,入无边识处;从识处出,入不用处;从不用出,入非想非非想处;从非非想处出,入灭尽定;从灭尽定出,还入非想非非想处;从非非想出,入不用处;从不用出,入无边识处;从无边识处出,入虚空处;从空处出,入第四禅;从四禅出,入第三禅;从三禅出,入第二禅;从二禅出,入第一禅。 尔时,世尊如是逆顺入诸禅已,普告大众:“我以甚深般若,遍观三界一切六道,诸山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本性离,毕竟寂灭同虚空相,无名无识永断诸有,本来平等无高下想,无见无闻,无觉无知,不可系缚,不可解脱,无众生,无寿命,不生不起,不尽不灭,非世间、非非世间,涅槃生死皆不可得,二际平等等诸法故,闲居静住无所施为,究竟安置必不可得,从无住法法性施为,断一切相,一无所有。 法相如是,其知是者,名出世人。 是事不知,名生死始。 汝等大众,应断无明灭生死始。 ”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复入超禅;从初禅出,入第三禅;从三禅出,入虚空处;从虚空出,入无所有处;从无所有出,入灭尽想定;从灭尽定出,次第还入至非想非非想处;从非非想出,入无边识处;从识处出,入第四禅;从四禅出,入第二禅;从二禅出,入于初禅。 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摩诃般若,遍观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无系缚者,无解脱者,无主无依,不可摄持,不出三界,不入诸有,本来清净,无垢无烦恼,与虚空等,不平等非不平等,尽诸动念思想心息。 如是法相,名大涅槃。 真见此法,名为解脱。 凡夫不知,名曰无明。 ”   作是语已,复入超禅;从初禅出,乃至入灭尽定;从灭尽定出,乃至入初禅。 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 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 ”   尔时,阿难无极悲哀,忧愁痛苦,心狂慌乱,情识昏迷,如重醉人都无知觉,不见四众,不知如来已入涅槃,为未涅槃? 尔时,世尊如是三过,从超入诸禅定,遍观法界,普为大众三反说法。 如来如是展转二十七反,入诸禅定。 阿难以不知故,佛入一禅,即致一问,如是二十七反,问阿泥楼豆:“佛已涅槃,为未涅槃? ”阿泥楼豆深知如来入诸禅定,二十七反,皆答阿难:“佛未涅槃。 ”尔时,一切大众皆悉慌乱,都不觉知如来涅槃,为未涅槃? 尔时,世尊三反入诸禅定,三反示诲众已,于七宝床右胁而卧,头枕北方,足指南方,面向西方,后背东方。 其七宝床微妙璎珞以为庄严。 娑罗树林四双八只,西方一双在如来前,东方一双在如来后,北方一双在佛之首,南方一双在佛之足。 尔时,世尊娑罗林下寝卧宝床,于其中夜入第四禅,寂然无声,于是时顷便般涅槃。 大觉世尊入涅槃已,其娑罗林东西二双合为一树,南北二双合为一树,垂覆宝床,盖于如来。 其树即时惨然变白,犹如白鹤,枝叶华果皮干悉皆爆裂堕落,渐渐枯悴,摧折无余。 尔时,十方无数万亿恒河沙普佛世界,一切大地皆大震动,出种种音,唱言:“苦哉! 苦哉! 世界空虚。 ”演出无常苦空哀叹之声。 尔时,十方世界一切诸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铁围山、大铁围山,诸须弥山、香山、宝山、金山、黑山,一切大地所有诸山,一时震裂,悉皆崩倒,出大音声,震吼世界,唱言:“苦哉! 苦哉! 如何一旦世间孤露,慧日灭没大涅槃山,一切众生丧真慈父,失所敬天无瞻仰者。 ”   尔时,十方世界一切大海悉皆混浊,沸涌涛波,出种种音,唱言:“苦哉! 苦哉! 正觉已灭,众生罪苦,长夜久流,生死大海,迷失正路,何由解脱? ”   尔时,一切江河、溪涧、沟壑、川流泉源、渠井、浴池悉皆倾覆,水尽枯涸。 尔时,十方世界大地虚空寂然大闇,日月精光悉无复照,黑闇愁恼弥布世界,于是时间忽然黑风鼓怒惊振,吹扇尘沙弥闇世界。 尔时,大地一切卉木、药草诸树、华果枝叶悉皆摧折,碎落无遗。 于是时顷,十方世界一切诸天,遍满虚空,哀号悲叹,震动三千大千世界,雨无数百千种种上妙天香天华,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积高须弥,供养如来,于上空中复雨无数天幢、天幡、天璎珞、天轩盖、天宝珠,遍满虚空,变成宝台,四面珠璎、七宝绞络、光明华彩,供养如来。 于上空中复奏无数微妙天乐,鼓吹弦歌,出种种音,唱言:“苦哉! 苦哉! 佛已涅槃,世界空虚,群生眼灭,烦恼罗刹大欲流行,行苦相续,痛轮不息。 ” 尔时,阿难心慌迷闷都不觉知,不识如来已入涅槃、未入涅槃,唯见非恒境界。 复问楼豆:“佛涅槃耶? ”楼豆答言:“大觉世尊已入涅槃。 ”尔时,阿难闻是语已,闷绝躄地,犹如死人寂无气息,冥冥不晓。 尔时,楼豆以清冷水洒阿难面,扶之令起,以善方便而慰喻之,语阿难言:“哀哉! 哀哉! 痛苦奈何! 奈何! 莫大愁毒,热恼乱心。 如来化缘周毕,一切人天无能留者。 苦哉! 苦哉! 奈何! 奈何! 何期今日人天之师为事究竟,无能留者。 奈何我与汝等且共裁抑! ”复慰喻言:“阿难,佛虽涅槃,而有舍利无上法宝,常住于世,能为众生而作归依。 我与汝等当勤精进,以佛法宝授与众生,令脱众苦,报如来恩。 ”   尔时,阿难闻慰喻已,渐得醒悟,哽咽流泪,悲不自胜。 其拘尸那城娑罗林间纵广三十二由旬,天人大众皆悉遍满,尖头针锋受无量众,间无空缺,不相障蔽。 尔时,无数亿菩萨一切大众,悉皆迷闷,昏乱浊心,都不觉知如来涅槃及未涅槃,唯见非恒变动。 一时同问楼豆:“佛涅槃耶? ”尔时,楼豆告诸大众一切天人:“大觉世尊已入涅槃。 ”   尔时,无数一切大众闻是语已,一时昏迷,闷绝躄地,苦毒入心,阨声不出。 其中或有随佛灭者,或失心者,或身心战掉者,或互相执手哽咽流泪者,或常捶胸大叫者,或举手拍头自拔发者,或有唱言痛哉痛哉荼毒苦者,或有唱言如来涅槃一何疾哉,或有唱言失我所敬天者,或有叹言世界空虚众生眼灭者,或有叹言烦恼大鬼已流行者,或有叹言众生善芽种子灭者,或有叹言魔王欣庆解甲胄者,或自呵责身心无常观者,或有正观得解脱者,或有伤叹无归依者,中有遍体血现流洒地者。 如是异类殊音,一切大众哀声普震一切世界。 尔时,娑婆世界主尸弃大梵天王知佛已入涅槃,与诸天众即从初禅飞空而下,举声大哭,流泪悲咽,投如来前,闷绝躄地,久乃苏醒,哀不自胜,即于佛前以偈悲叹: “世尊往昔本誓愿,为我等故居忍土,    乃隐无量自在力,贫所乐法度众生。 方便逐宜随应说,众生无不受安乐,    诱进令出三有苦,究竟皆至涅槃道。 如来慈母育众生,普饮众生大悲乳,    何期一旦忽舍离,人天孤露无所依。 痛哉众生善种芽,无天甘露令增长,    善芽渐渐衰灭已,罪业相牵堕恶道。 奈何世界悉空虚,众生正慧眼已灭,    既行无明黑暗中,堕落三有沦溺苦。 奈何众生罪无救,愿依舍利得解脱,    劝请如来大悲力,救护令我脱苦地。 何其痛哉此恶世,如来弃我入涅槃! ” 尔时,释提桓因与诸大众从空而下唱言:“苦哉! 苦哉! ”发声大哭,悲泣流泪,投如来前,闷绝躄地,久乃苏醒,悲哀哽咽,胡跪佛前,说偈哀叹: “如来历劫行苦行,普为我等群生故,    得成无上正觉道,等育众生如一子。 施法药中为上药,疗病医中为胜医,    大慈悲云荫众生,甘露慧雨雨一切。 慧日光照无明暗,无明众生见圣道,    圣月慈光照六趣,三有蒙光脱众苦。 何期于今舍大慈,已入涅槃众不见,    本誓大悲今何在,弃舍众生如涕唾? 我等一切诸众生,如犊失母必当死,    四众互相执手哭,捶胸大哀动三界。 苦哉苦哉诸有人,如何一旦尽孤露,    我等福尽苦何甚,善芽燋燃无复润。 唯愿法宝舍利光,照我令脱三有苦,    哀哉痛哉我等众,几何重得见如来? ” 尔时,楼豆悲哀号泣,伤悼无量,胡跪佛前,以偈悲赞: “正觉法王育我等,饮我法乳长法身,    众生法身未成立,又复慧命少资粮。 应以八音常演畅,令众闻已悉悟道,    常放大慈五色光,令众蒙光皆解脱。 如何今日永涅槃,行苦众生何依趣,    苦哉世尊舍大悲,我等孤穷必当死。 虽知世尊现方便,我等无能不悲哀,    四众迷闷昏失心,哀动天地震三界。 世尊独处大安乐,众生大苦欲何之,    世尊往昔为我等,众劫舍头截手足。 得成无上正觉道,不久住世即涅槃,    我及四众处无明,魔王欣庆舍甲胄。 哀哉世尊愿大悲,舍利慈光摄我等,    伏请世尊愍四众,法宝流润愿不穷。 我等不能即殒灭,苟存余命能几何,    苦哉痛切难堪忍,重见世尊无复期! ” 尔时,阿难闷绝渐醒,举手拍头,捶胸哽咽,悲泣流泪,哀不自胜,长跪佛前,以偈悲叹: “我昔与佛誓愿力,幸共同生释种中,    如来得成正觉道,我为侍者二十载。 深心敬养情未足,一旦见弃入涅槃,    痛哉哀哉荼毒苦,无极长夜痛切心。 我身未脱诸有网,无明之殻未出离,    世尊慧觜未啄破,如何见舍疾涅槃。 我如初生之婴儿,失母不久必当死,    世尊如何见放舍,独出三界受安乐。 我今忏悔于世尊,侍佛已来二十年,    四威仪中多懈堕,不能悦可大圣心。 愿正觉尊大慈悲,施我甘露令安乐,    我愿穷尽未来际,常觐世尊为侍者。 唯愿世尊大慈光,一切世界摄受我,    痛哉痛哉不可说,喑咽何能陈圣恩! ” 尔时,无数亿恒河沙菩萨,一切世间天人大众,互相执手,悲泣流泪,哀不自胜,各相裁抑。 即皆自办无数微妙香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无数天上人间海岸栴檀、沉水,百千万种和香,无数香泥、香水、宝盖、宝幢、宝幡、真珠、璎珞,遍满虚空,投如来前,悲哀供养。 尔时,拘尸城内男女大小一切人众悲哀流泪,各办无数微妙香华幡盖等,倍胜于前,投如来所,悲哀供养。 尔时,四天王与诸天众悲哀流泪,各办无数香华一切供养等三倍于前,悲泣流泪来诣佛所,投如来前,悲哀供养。 五天如是,倍胜于前。 色界、无色界诸天亦如是,倍胜供养。 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下机感茶毗品第三尔时,拘尸城内一切男女悲泣流泪,不知荼毗法则云何,问阿难言:“如来涅槃,如何法则可以荼毗? ”   尔时,帝释具陈上事而以答言:“如佛所说,依轮王法。 ”   尔时,拘尸城内一切人民悲泣流泪,匆入城中,即作金棺,七宝庄严,即办微妙无价白氎千张,无数细软妙兜罗绵,办无数微妙栴檀沉水,百千万种和香、香泥、香水,一切缯盖幡华等,如云遍满在于空中,积高须弥。 既办已讫,悲哀流泪,将至佛所,投如来前,悲咽不胜而伸供养。 尔时,拘尸城内一切人民及诸大众重复悲哀,哽咽流泪,复持无量香华幡盖一切供具,如云遍满空中,互相执手,捶胸哽咽,涕泣盈目,哀震大千,投如来前,悲哀供养。 尔时,大众悲哽喑咽,深重敬心,各以细妙白氎障手,扶于如来入金棺中,注满香油,棺门即闭。 尔时,拘尸城内一切士女,贪福善心,相欲摄取如来功德,不令天人一切大众同举佛棺。 即共详议,遣四力士,壮大无双,脱其所著璎珞衣服,期心请举如来圣棺,欲入城内,自伸供养。 尽其神力,都不能胜。 尔时,城内复遣八大力士,至圣棺所,脱所著衣,共擎佛棺,皆尽其神力,都亦不得。 拘尸城内复遣十六极大力士,来至棺所,脱所著衣,共举佛棺,亦不能胜。 尔时,楼豆语力士言:“纵使尽城内人男女大小,举如来棺,欲入城内,亦不能得,何况汝等而能胜耶? 汝等当请大众及诸天力助汝举棺,乃得入城。 ”楼豆所言未讫,尔时,帝释即持微妙大七宝盖,无数香华、幢幡、音乐,与诸天众悲泣流泪,垂在空中,供养圣棺。 至第六天及色界天,皆如帝释供养圣棺。 尔时,世尊大悲普覆,令诸世间得平等心,得福无异,于娑罗林即自举棺,升虚空中高一多罗树。 拘尸城内一切人民及诸世间人天大众等,共不得举佛圣棺。 尔时,帝释及诸天众,即持七宝大盖四柱宝台,四面庄严七宝璎珞,垂虚空中,覆佛圣棺,无数香华、幢幡、璎珞,音乐微妙杂彩,空中供养。 至第六天色界诸天,倍前帝释,覆佛圣棺及所供养。 尔时,拘尸城内一切人民,见佛圣棺升在空中,捶胸大哭,悲咽懊恼。 尔时,一切天人于大圣尊宝棺前路,遍散七宝、真珠、香华,璎珞微妙杂彩,缤纷如云,地及虚空悉皆遍满,哀泣流泪,供养如来七宝灵棺。 同声唱言:“苦哉! 苦哉! 我等无福,举佛圣棺遂不能得。 我等孤露,何有善根? ”   尔时,世尊大圣金棺于娑罗林虚空之中,徐徐乘空,从拘尸城西门而入。 尔时,拘尸城内一切士女,无数菩萨、声闻、天人大众,地及虚空悉皆遍满,随从如来大圣灵棺,互相执手号声大哭,捶胸叫唤喑咽流泪。 各持无数香华、宝幢、幡盖,地及虚空悉皆遍满,悲号哀叹供养灵棺。 其拘尸那城一面纵广四十八由旬,尔时,如来七宝金棺,徐徐乘空从拘尸城东门而出,乘空右绕入城南门,渐渐空行从北门出,乘空左绕还从拘尸西门而入,如是展转绕三匝已,乘空徐徐还入西门,乘空而行从东门出,空行左绕入城北门,渐渐空行从南门出,乘空右绕还入西门,如是展转绕经四匝。 如是左右绕拘尸城经于七匝。 尔时,七宝圣棺当入城时,一切大众悲号哽咽,各持无数微妙香木、栴檀、沉水,一切宝香,文理香洁,普熏世界。 复持无数宝幢、幡盖、香华、璎珞,至荼毗所,悲哀供养。 尔时,四天王及诸天众悲泣流泪,各持天上上妙栴檀、沉水,表里香洁,芬馥周遍,各五百根,大如车轮。 复持一切宝香、宝幢、宝盖、妙华、璎珞,至荼毗所,悲哀供养。 第二天各一千根,第三天各二千,第四天各三千,第五天各四千,第六天各五千及幡华,至荼毗所,悲哀供养。 尔时,色界、无色诸天惟有香华,至荼毗所,悲哀供养。 尔时,一切世间大众各持微妙栴檀、沉水、香华、幡盖,至荼毗所,悲哀供养。 尔时,楼豆涕泣盈目,哀悼无极,从诸天人乞妙香木、栴檀、沉水,足六千根,文理香洁,芬馥周遍,至荼毗所,悲哀供养。 阿耨达池四面纵广二百由旬,出四大河。 佛初成道恒河北岸,一树栴檀随佛而生,大如车轮,高七多罗树,香气普熏,供养如来。 其香树神与树俱生,常取此香供养于佛。 佛入涅槃,此一檀树即随佛灭。 皮叶俱落,神亦随死。 有诸异神取此香树,送荼毗所,悲哀供养。 其地乃是三世诸佛荼毗之处,大觉世尊乘本愿力,亦于是处荼毗。 是处有诸往古诸佛无量宝塔,金刚不坏坚固之处。 尔时,如来大圣宝棺渐渐空行,至荼毗所,徐徐垂空,下安七宝床上。 其床一切众妙璎珞无价杂彩以为庄严。 于是时顷,复经七日,尔时,拘尸城内一切士女,无数菩萨、声闻,三十三天,一切大众,悲哀哽咽,持诸幡盖、宝幢、香华,随从佛棺经于七日。 以佛神力,一切天人无饥渴想,一无思食,唯见哀泣恋慕如来。 既满七日,大圣如来将欲出棺。 尔时,拘尸城内一切士女无数大众,复大哀泣,震动世界。 复持香华,无数幢盖,微妙天乐,投佛棺前,哀咽供养。 是时大众悲哽流泪,各以细微白氎自障其手,深重敬心,从宝棺中,扶于如来紫磨黄金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坚固不坏金刚之身,安详而出,置七宝床。 尔时,大众重大悲哀,声震十方,普佛世界。 复持一切香华、缯盖、音乐,深心供养,闷绝哽咽,投如来前。 是时大众复更悲咽,盈目流泪,各持无数香水香泥,深重敬心,从头至足,灌洗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福德智能庄严金刚坚固紫磨黄金不坏色身。 复洗宝棺,微妙清净。 既灌洗已,是时大众复大号哭,悲哀哽咽,烧微妙香,散七宝华。 无数宝幢、幡盖,地及虚空悉皆遍满,悲哀号泣,供养如来。 是时大众咸哀喑咽,即持无数妙兜罗绵,从头至足缠裹如来金刚色身。 既缠身已,复以上妙无价白氎千张,于兜罗上次第相重缠如来身。 缠身已讫,是时大众重大悲哀,号哭闷绝。 复持香华、幡盖、宝幢、音乐,哽咽供养。 是时大众哀泣流泪,深重敬心,各以白氎障手,喑咽悲哽,共扶如来入宝棺中,注满香油,棺门寻闭。 尔时,大众重大悲哀,声震世界,复持香华、幡盖、音乐,号恸悲泣,供养宝棺。 尔时,一切大众所集微妙香木,积高须弥,芬馥香气,普熏世界,相重密次,成大香楼,四面七宝庄严,幢盖幡华,璎珞杂彩,遍空如云以为庄严,人天音乐悲哀供养。 是时天人大众,将欲举棺置香楼上。 复大悲哀,捶胸大叫,声震大千。 复持幢盖、香华、音乐,悲哀供养。 是时大众哀悼悲结,深重敬心,各以白氎障手,共举如来大圣宝棺,置于庄严妙香楼上。 复大号泣,绝而复苏,唱言:“苦哉! 苦哉! 何期孤露无有依恃! ”悲咽流泪,复散香华、宝幢、幡盖、音乐、杂彩,一切尽心,悲哀供养。 尔时,如来大圣宝棺既上微妙宝香楼已,将欲举火,荼毗如来。 是时大众复大号哭,惊震大千,复更深重悲哀供养大圣宝棺及妙香楼。 尔时,一切大众哀泣盈目,各持七宝香烛大如车轮,焰彩光明遍照世界。 一时大哭,荼毗香楼,哀震大千一切世界,复以香华遍满供养。 是时宝烛至香楼所,自然殄灭。 是时一切诸天复持无上七宝大烛,焰光普照,悲哀流泪投香楼所,皆悉殄灭。 尔时,一切海神持海中火,七宝大烛,无数光焰,投香楼所,亦皆殄灭。 是时大众长时号哭,一切供养,不知如来何缘未毕,投火香楼,荼毗不燃。 尔时,世尊大悲普润,待迦葉众来至乃燃。 时大迦葉与五百弟子在耆阇崛山,去拘尸城五十由旬,身心寂然,入于三昧,于正受中倏尔心惊,举身颤慄,从定中出,见诸山地皆大震动,即知如来已入涅槃。 告诸弟子:“我佛大师入般涅槃,时经七日,已入棺中。 苦哉! 苦哉! 应当疾往至如来所,恐已荼毗,不得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真净色身。 ”   迦葉以敬佛故,不敢飞空往如来所,即将弟子寻路疾行,悲哀速往,正满七日,至拘尸城。 城东路首,迦葉遇见一婆罗门执一天华随路而来。 迦葉问言:“仁者何来? ”   答曰:“佛般涅槃,我于荼毗所来。 ”   复问:“此是何华? ”   答言:“于荼毗所得此天华。 ”   迦葉就乞。 答言:“不得,我期将归,拟示六亲,家中供养。 ”   迦葉就借著其顶上,便即闷绝,昏迷躄地,喑咽悲哽,良久乃苏,即自惟忖:“于此号泣,不见如来八十种好紫磨色身,何所追益? ”即与弟子疾共前进,至拘尸城,北门而入,于其城中入一僧坊。 见诸比丘丛聚一处,语迦葉言:“汝等远来,深劳苦耶? 安坐待食。 ”   迦葉答言:“我之大师已入涅槃,我有何情,安此待食? ”   诸比丘言:“汝师是谁? ”   答言:“汝不知耶? 哀哉痛苦! 大觉世尊今已涅槃。 ”   比丘闻已,各大欢喜而作是言:“快哉! 快哉! 如来在世,禁制我等,戒律严峻,我等甚不堪忍,不能依行。 今已涅槃,严峻禁戒,已应放舍。 汝且待食,有何急耶? ”   佛神力故,掩诸天耳及大迦葉诸弟子等,皆悉不闻恶比丘语,唯有迦葉独自闻之。 于是迦葉即将弟子悲泣流泪,疾往佛所。 是时迦葉与诸弟子窃共思念:“我等如何得诸供物,将至佛所供养如来? ”   迦葉复言:“我自生长在此城中,乞供养物,亦应可得。 ”将诸弟子即就城内,次第告乞,得妙白氎,足满千张。 复得无数妙兜罗绵,复得无量宝华、香泥、香水、香油、宝幢、幡盖、音乐弦歌、璎珞杂彩,悉皆具足。 迦葉与诸弟子悲哀流泪,即持疾往,出城西门。 尔时,迦葉即闻荼毗之所,一切大众悲咽号哭,共问帝释:“已供养讫,如何得火,燃此香楼,荼毗如来? ”   帝释答言:“人众且待,摩诃迦葉即时而至。 ”释言未讫,一切大众正于哀中,即见迦葉与诸弟子寻路悲来。 众即停哀,便为开路。 迦葉前进,遥见佛棺,将诸弟子一时礼拜,号哭哽咽,闷绝躄地,昏浊乱心,良久乃醒。 流泪不胜,渐渐前行,问大众言:“如何得开大悲圣棺? ”   大众答言:“佛入涅槃,已经二七,恐有损坏,如何得开? ”   迦葉答言:“如来之身,金刚坚固,常乐我净,不可沮坏,德香芬馥若栴檀山。 ”作是语已,涕泗交流,至佛棺所。 尔时,如来大悲平等,为迦葉故,棺自然开。 白氎千张及兜罗绵,皆即解散,显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真金紫磨坚固色身。 迦葉与诸弟子见已,闷绝躄地,喑咽哀哽,良久乃苏,涕泣盈目,与诸弟子徐上香楼,近佛棺边,复更喑咽,号哭悲哽。 即以所得香华、幡盖、宝幢、璎珞、音乐弦歌,哀号供养。 即以香泥、香水灌洗如来金色之身,烧香散华,哀泣供养。 灌洗已讫,迦葉与诸弟子持其所得妙兜罗绵,缠于如来紫磨色身,次以旧绵缠新绵上。 兜罗缠已,复以所得白氎千张,次第相重,于兜罗上缠如来身。 缠白氎已,复持旧氎,著新氎上,次第相缠。 总缠已讫,棺门即闭,七宝璎珞,一切庄严。 尔时,迦葉复重悲哀,与诸弟子右绕七匝,盈目流泪,长跪合掌,说偈哀叹: “苦哉苦哉大圣尊,我今荼毒苦切心,    世尊灭度一何速,大悲不能留待我。 我于崛山禅定中,遍观如来悉不见,    又观见佛已涅槃,倏尔心战大震惊。 忽见暗云遍世界,复睹山地大震动,    即知如来已涅槃,故我疾来已不见。 世尊大悲不普我,令我不见佛涅槃,    不蒙一言相教告,我今孤露何所依! 世尊我今大痛苦,情乱迷闷昏浊心,    我今为礼世尊顶,为复哀礼如来胸,    为复敬礼大圣手,为复悲礼如来腰,    为复敬礼如来脐,为复深心礼佛足,    何苦不见佛涅槃,惟愿示我敬礼处! 如来在世众安乐,今入涅槃皆大苦,    哀哉哀哉深大苦,大悲示教所礼处。 ” 尔时,迦葉哽咽悲哀,说是偈已,世尊大悲,即现二足千辐轮相,出于棺外,回示迦葉。 从千辐轮放千光明,遍照十方一切世界。 尔时,迦葉与诸弟子见佛足已,一时礼拜千辐轮相,即更闷绝,昏迷躄地,良久乃醒,与诸弟子哀号哽咽,右绕七匝。 绕七匝已,复礼佛足,悲哀哭泣,声震世界。 复更说偈,哀叹佛足: “如来究竟大悲心,平等慈光无二照,    众生有感无不应,示我二足千辐轮。 我今深心归命礼,千辐轮相二尊足,    千辐轮中放千光,遍照十方普佛刹。 我今归依头面礼,千辐轮相长光照,    众生遇光皆解脱,三塗八难皆离苦。 我复归依头面礼,轮光普救诸恶趣,    世尊往昔无数劫,为我等故修苦行。 今证得此金刚体,足下由放千光明,    悲哀稽首归命礼,安于众生千辐轮。 佛修众德为一切,修道树日降四魔,    四魔降已伏外道,众生因此得正见。 稽首归依头面礼,众生正见光明足,    佛为一切真慈父,足光平等度众生。 我复归依头面礼,平等离苦轮足光,    我遇千辐光明足,悲喜交流哀切心。 我复悲哀头面礼,有感千辐轮光相,    稽首归依轮足光,乘究竟乘出三界。 敬礼天人归依足,轮光普照三有苦,    众生未得脱苦门,皆悉归命轮光足。 我等轮回未出离,如何轮足见放舍,    哀哉哀哉诸众生,长夜莫睹轮足光。 悔过世尊大慈悲,示敬千辐轮光足,    哀哉今遇轮光相,自此当何复再睹。 ” 尔时,迦葉与诸弟子说是偈已,复重闷绝,昏迷躄地,良久渐醒,悲哀哽咽,不能自裁。 大觉世尊千辐轮相,金刚双足,还自入棺,封闭如故。 尔时,城内一切士女天人大众,见大迦葉复重号哭,捶胸大叫,哀震大千无量世界,各将所持,悲哽供养。 尔时,拘尸城内有四力士,璎珞严身,持七宝炬,大如车轮,焰光普照,以焚香楼,荼毗如来。 炬投香楼,自然殄灭。 迦葉告言:“大圣宝棺,三界之火所不能烧,何况汝力而能烧耶? ”城内复有八大力士,更持七宝大炬光焰,一切将投棺所,亦皆殄灭。 城内复有十六极大力士,各持七宝大炬来投香楼,亦悉殄灭。 城内复有三十六极大力士,各持七宝大炬来投,亦皆殄灭。 尔时,迦葉告诸力士一切大众:“汝等当知,纵使一切天人所有炬火,不能荼毗如来宝棺。 汝等不须劳苦,强欲为作。 ”   尔时,城内士女天人大众复重悲哀,各以所持,号泣供养。 一时礼拜右绕七匝,悲号大哭,声震三千。 尔时,如来以大悲力,从心胸中,火踊棺外,渐渐荼毗,经于七日,焚妙香楼,尔乃方尽。 尔时,城内士女天人大众,于七日间悲号哭泣,哀声不断,各以所持供养不歇。 尔时,四天王各作是念:“我以香水注火令灭,急收舍利,天上供养。 ”作是念已,即持七宝金瓶盛满香水,复将须弥四埵,四大香洁出甘乳树,树各千围高百由旬,随四天王同时而下,至荼毗所。 树流甘乳,注泻香瓶,一时注火。 注已,火势转高,都无灭也。 尔时,海神、莎伽罗龙王及江神、河神,见火不灭,各作是念:“我取香水注火令灭,急收舍利,住处供养。 ”作是念已,各持宝瓶盛取无量香水,至荼毗所,一时注火。 注已,火势如故,都亦不灭。 尔时,楼豆语诸四天王及海神等:“汝注香水令火灭者,可不欲取舍利,还本所居而供养耶? ”   答言:“实尔。 ”   楼豆语四天王言:“汝大贪心。 汝居天上,舍利随汝。 若在天宫,地居之人如何得往而供养耶? ”   复语海神:“汝等住在大海江河,如来舍利汝收取者,地居之人如何得往而供养耶? ”   尔时,四天王即皆忏悔,悔已各还天宫。 尔时,大海江河神等皆亦忏悔:“诚如圣言。 ”悔已各还。 圣躯廓润品第四尔时,帝释持七宝瓶及供养具,至荼毗所。 其火一时自然灭尽。 帝释即开如来宝棺,欲请佛牙。 楼豆即问:“汝何为耶? ”   答言:“欲请佛牙,还天供养。 ”   楼豆言:“莫辄自取,可待大众,尔乃共分。 ”   释言:“佛先与我一牙舍利,是以我来,火即自灭。 ”   帝释说是语已,即开宝棺,于佛口中右畔上颔取牙舍利,即还天上,起塔供养。 尔时,有二捷疾罗刹,隐身随释,众皆不见,盗取一双佛牙舍利。 尔时,城内一切士女一切大众,即一时来,欲争舍利。 楼豆告言:“大众当知,待且安详。 如佛所说,应当如法共分供养。 ” 尔时,城内士女一切大众不闻楼豆所言,乃各执持矛矟、弓箭、刀剑、罥索,一切战具,各自庄严,欲取舍利。 尔时,城内人众即开佛棺,兜罗白氎,宛然不烧。 大众见已,复大号哭,流泪盈目,各将所持,悲哀供养。 深心礼拜,流泪长跪,同说偈赞: “如来以大自在力,于一切世得自在,    大悲本愿处斯土,周旋苦海度众生。 无量智能神通力,出没生死无挂碍,    能以一身为多身,多身一身为无量。 神变普应咸皆见,无缘即现入涅槃,    我等福尽无应缘,故乃如来见放舍。 佛于娑罗宝棺中,大力士举皆不起,    大悲之力自轻举,升空高一多罗树,    乘虚徐绕拘尸城,七日大圣绕七匝,    绕已自临荼毗所,不共神力所施为。 一切天人莫能测,佛于大般涅槃中,    金刚不坏力自在,一切荼毗火不燃,    自于心中出慈火,焚烧七日示现尽。 人天不能灭此火,如来大悲示应力,    帝释来至火便灭。 妙兜罗绵缠佛身,    大火焚烧都不燃,白氎随佛宝棺内,    火中俨然而不烧,方知如来自在力,    于法自在为法王。 敬礼大悲三界尊,    敬礼圣中无畏者,敬礼普覆大慈力,    敬礼神变自在者。 我等从今离世尊,    没苦无能见救护,哀哉哀哉大圣尊,    方今长别何由见! ” 尔时,大众说是偈已,重复悲泣,各以所持,尽哀供养。 尔时,楼豆普为天人一切大众,与城内人共于棺所,徐举白氎及兜罗绵。 其迦葉等白氎千张,火全不烧。 其城内人白氎千张,除外一重,余者灰烬,其兜罗绵宛然如故。 尔时,楼豆取此白氎及兜罗绵,细破分之,与诸大众令起宝塔而供养之。 楼豆复取氎灰,亦细分众,令起宝塔而供养之。 其余烬灰,无复得分,众各自取,起塔供养。 其城内人先已遣匠,造八金坛,八师子座,各以七宝而为庄严。 其七宝坛,各受一斛,各置七宝师子座上。 其八师子七宝之座,座别各有三十二力士,各严七宝璎珞杂彩缠身,共举七宝八师子座。 座上复各有八婇女,身严七宝璎珞杂彩,持七宝坛。 座上复各有八婇女,严身璎珞执七宝盖,覆金坛上。 座上复各有八婇女,身严璎珞,持七宝剑,卫七宝坛。 座上复各有八婇女,身严璎珞,执雉毛纛,竖坛四面。 座别各有无量人众,持妙音乐、幢幡、宝盖、香华、璎珞,围绕供养。 座各复有无量人众,各持弓箭、矛矟、罥索、长钩一切战具而围绕之,从拘尸城前后围绕,向荼毗所。 其八师子七宝之座,出城去后,城内人众即持无数香泥香水,寻力士后,平治涂地,作香泥路,广博严事,向荼毗所。 其路两边无数宝幢、幡盖、香华、真珠、璎珞、众妙杂彩、音乐弦歌,严饰路边,俨然供养,待大圣尊舍利而还。 其诸力士持八师子七宝之座,围绕至荼毗所,即大哀泣,号哭哽咽,声震大千,各以所持,深心供养。 尔时,世尊大悲力故,碎金刚体成末舍利,惟留四牙不可沮坏。 尔时,大众既见舍利,复重悲哀,以其所持,流泪供养。 尔时,楼豆与城内人涕泣盈目,收取舍利,著师子座七宝坛中,满八金坛,舍利便尽。 尔时,一切天人大众,见佛舍利入金坛中,重更悲哭,涕泣流泪,各将所持,深心供养。 尔时,城内诸大力士及诸士女,将欲持佛舍利金坛向拘尸城。 尔时,大众复重悲哀,各将所持,流泪供养。 尔时,城内诸大力士及围绕众并城内人,悲咽流泪,举八师子七宝之座,随香泥路,回向拘尸。 尔时,一切人天大众复大悲哀,声震世界,各将所持,随从舍利,哀号供养。 如来舍利至城内已,置四衢道中。 尔时,拘尸城人,即严四兵,无数军众,身著甲铠,各执战具,绕拘尸城,四面周匝。 无数重兵,俨然而住,拟防外人来抄掠故。 虽为仪式,无战诤心。 复有五百大咒术师,守城四门,为遮难故。 复有无数宝幢幡盖,微妙庄严,大雉毛纛,于城四维,俨然供养,为标式故。 尔时,城内一切士女天人大众复大悲哀,各将所持,深心供养。 其舍利坛置师子座,经于七日。 于七日中,一切大众日夜悲号,哀声不断,尽以所持,深心供养。 其八师子七宝之座,各有五百大咒术师各共持之,遮有天、龙、夜叉、神鬼来欺夺故,经七日间。 尔时,如来本生眷属,迦毗罗国王诸释种等,佛神力故,都不觉知佛入涅槃,佛涅槃后经三七日尔乃方知。 时彼国王诸释种等,悲哭号泣,即共疾来,至拘尸城,见诸兵众无数千人围绕城外,复见宝幢幡盖列城四维映蔽国界,复见大咒术师守城四门。 王及释等问咒师言:“佛涅槃耶? ”   答云:“佛涅槃来,过四七日,荼毗已竟,将分舍利。 ”   王言:“我等是佛所生眷属,佛神力故,令我不知如来涅槃。 我今欲见如来舍利,卿可开路,令我得入。 ”   咒师兵众闻是语已,即听入城。 王及释种得入城已,见佛舍利在师子座,悲号哽咽,涕泪交流,右绕七匝。 绕七匝已,收泪而言:“我今欲请如来舍利一分,将还供养。 ”   大众答曰:“虽知汝是释种眷属,然佛世尊先已有言,分布舍利,未见及汝。 各有请主,汝如何得? 汝可还耶? ”   尔时,王及释种不果所请,号哭悲哀,闷绝躄地,良久乃醒,悲不自胜,语众人言:“如来世尊是我释种,愍汝等故,于此涅槃。 汝等如何见有欺忽,乃不分我一分舍利? ”作是语讫,各礼舍利,右绕七匝,悲泣流泪,生忿恨心,慨悼还家。 尔时,摩迦陀主阿阇世王,害父王已,深生悔恨,身生恶疮,既遇世尊月爱光触,身疮渐愈,来诣佛所,求哀忏悔。 世尊大悲,即以甘露微妙法药,洗荡身疮,极重罪灭。 即还本宫,都不觉知如来涅槃。 于涅槃夜,梦见月落,日从地出,星宿云雨,缤纷而陨,复有烟气从地而出,见七彗星现于天上。 复梦天上有大火聚,遍空炽然,一时堕地。 梦已寻觉,心大惊战,即召诸臣,具陈斯梦:“此何祥耶? ”   臣答王言:“是佛涅槃,不祥之相。 佛灭度后,三界众生,六道有识,烦恼横起,故现大火从天落地。 佛入灭度,月爱慈光,慧云普润,悉皆灭没,即云月落。 星落地者,佛涅槃后,八万律仪一切戒法,众生违反,不依佛教,乃行邪法,堕于地狱。 日出地者,佛涅槃后,三塗恶道,苦聚日光,出现世间,故感斯梦。 ”   王闻是语,将诸臣从,夜半即来。 至拘尸城,见诸无数四兵之众,防卫拘尸,无量重数。 复见城门有咒术师,防止外难。 王见是已,即问咒师:“佛涅槃耶? ”   咒师答言:“佛涅槃来,已经四七,当今大众,将分舍利。 ”   王言:“佛入涅槃,我都不知。 我于夜梦见不祥事,以问诸臣,方知如来入大涅槃。 我欲入城礼拜如来金刚舍利,汝为通路。 ”   咒师闻已,即听前入。 王至城内四衢道中,见师子座舍利金坛,复睹大众悲哀供养。 王与徒众一时礼拜,悲泣流泪,右绕七匝,哀惨供养。 尔时,王就大众请求如来一分舍利,还国供养。 大众答言:“何晚至耶? 佛已先说分布方法,舍利皆已各有所请,无有仁分,仁可还宫。 ”   阿阇世王不果所请,愁忧不乐,即礼舍利,惆怅而还。 尔时,毗离外道名王,佛涅槃后,经三七已,尔乃方知,即将臣从,疾往拘尸。 既至拘尸,即见无数四兵之众,防卫拘尸,绕无量重。 尔时,阿勒伽罗王,佛涅槃后,经三七已,尔乃方知,即将臣从,疾往拘尸。 既至拘尸,即见无数四兵之众,防卫拘尸,绕无量重。 尔时,毗耨队不畏王,佛入涅槃,经三七已,尔乃方知。 尔时,遮罗伽罗国王,佛入涅槃,经三七已,尔乃方知。 尔时,师伽那王,佛入涅槃,经三七已,尔乃方知。 尔时,波肩罗外道名王,佛入涅槃,经三七已,尔乃方知,即将臣从,疾往拘尸。 既至拘尸,即见无数四兵之众,防卫拘尸,绕无量重,复见城门有大咒师,防止外难。 王问咒师:“佛涅槃耶? ”   答言:“佛涅槃来,已经四七,当今大众将分舍利。 ”   王语咒师:“佛入涅槃,我都不知,故今晚至。 我欲入城礼拜供养如来舍利,汝可开路。 ”   咒师闻已,即听前入,至四衢道,见师子座七宝庄严,安置七宝舍利金坛,复见大众悲哀供养。 王将从众一时礼拜,悲哀流泪,右绕七匝,各以所持,凄惨供养。 王语众言:“佛入涅槃,我都不知,一何苦哉! 不得见佛,请众与我一分舍利,还国供养。 ”   众言:“汝何来晚? 佛已先说分布法轨,舍利皆已各有所请,无有仁分,仁可还宫。 ”   王及臣众不果所请,愁忧不乐,即礼舍利,悲恋而还。 尔时,诸菩萨及声闻众,天、人、龙、鬼、国王、长者、大臣、人民,一切大众,悲号涕泣,捶胸大哭,五体投地,作礼而去。 发布时间:2025-05-14 13:48:56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shu-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