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0974 19.P0389 E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 (1卷) 内容: 大正藏 No. 0974E 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1卷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那(上)慕薄誐嚩(无我反)帝(一)怛[口*賴](力界反二合弹舌)路迦(吉耶反)钵啰(二合弹舌)底(丁以反下同)尾始瑟吒(二合)耶(二)母驮耶(三)薄誐嚩帝(四)怛你野(二合)他(五)唵(引六)尾戍驮耶(七)娑(上)么娑(上)漫多(八)嚩婆(去)娑(九)塞颇(二合)罗拏(十)誐底誐诃那(十一)娑嚩婆嚩尾秫提(十二)阿鼻诜(去)者[牟*含](牟含反十三)素誐多嚩啰嚩者那(引十四)阿蜜哩(二合弹)多鼻晒罽(十五)阿诃罗(十六)阿诃罗(十七)阿庾散陀罗尼(十八)戍驮那(十九)戍驮耶(二十)誐誐那尾秫提(二十一)邬瑟抳(二合)沙惹耶惹耶尾秫提(二十二)娑贺萨啰(二合弹)曷啰湿弭(二合)散注你帝(二十三)萨婆怛他(去)誐多地瑟吒(二合)那地瑟耻(二合)多母捺嚟(二合二十四)嚩日罗(二合弹)迦(去)耶僧(去)诃多那尾秫提(二十五)萨婆(去)嚩啰拏尾秫提(二十六)钵啰(二合)底你嚩多耶阿(去)庾秫提(二十七)娑么耶地瑟耻帝(二十八)么你么你(二十九)多他(去)多步多句胝跛(上)哩秫提(三十)尾塞普(二合)吒母地秫提(三十一)惹耶惹耶(三十二)尾惹耶(三十三)尾惹耶(三十四)塞么(二合)啰(三十六)萨婆母驮地瑟耻(二合)多秫提(三十七)嚩日[口*(隸-木+士)](二合)嚩日啰(二合弹)誐陛(三十八)嚩日嚂(二合)婆嚩都(三十九)么么写(四十)萨婆萨埵(去)南(去引)者(四十一)迦那尾秫提(四十二)萨婆誐底跛(去)哩秫提(四十三)萨婆怛他(去)誐多(四十四)娑么湿嚩娑地瑟耻帝(四十五)母地野(二合四十六)母地野(二合四十七)母驮耶(四十八)母驮耶(四十九)娑缦多跛(上)哩秫提(五十)萨婆怛他(去)誐多地瑟吒(二合)那地瑟耻帝(五十一)么诃(去)母涅梨(五十二)莎婆贺尊胜陀罗尼心真言唵阿密[口*栗]都妒婆鞞娑婆诃学念梵音法夫诵陀罗尼。 务存梵音。 但取其声。 不取其义。 比来多失本音。 良由翻译文字有异。 遂使学者多疑不决。 例不审看侧注。 辄自文外纽弹。 谓言令然。 岂知讹舛。 今所翻者。 稍殊往译。 应合弹纽。 具注其侧。 幸请审看。 万不失一。 不应弹纽而弹纽者。 是陀罗尼之大病也。 若无侧注。 不假纽声。 但依其文。 自当周正。 所有口边字者。 皆须弹舌而言之。 侧注平上去入者。 依四声而纽之。 所注二合者。 两字相和。 一时急呼。 是为二合也。 此陀罗尼真言。 凡有五十三句。 其中亦有小歇。 请后学者审详其句。 无令差失。 一切佛部陀罗尼真言。 一切菩萨金刚等陀罗尼真言。 悉皆如是。 只如汉语名。 谋文字。 即有平上去入四声。 声相呼准如五天竺国梵音。 与上界诸天语音一种。 如拟学梵音念诵者。 先须学梵音。 旨有十四音。 与唐校十音。 看涅槃经文字品中。 即悟梵音。 前翻译经居上别将直中书迦叶利沙译。 如学者于师所授真言已。 应建立道场。 每日洗浴。 著新净衣。 依时念诵。 如不获四时。 二时不可阙。 凡初入道场。 双膝长跪。 结金刚起印。 二羽金刚拳。 檀慧互相钩。 进力拄三招。 真言曰。 唵么折路底瑟吒三招每一遍一招。 即观诸佛如恒沙。 集左道场内。 作此心观得成。 即须画像。 画像法凡欲作法受持尊胜真言句者。 先须画像。 取上妙好白[疊*毛]。 或用童女织绢三幅高一丈。 应彩色中不得用胶。 须用香汁。 画匠须受三归五戒。 著新净衣。 一上厕一洗浴。 画至毕功。 事须清斋。 不得与妇人同居。 画匠处不得近养鸡狗家。 不得吃酒肉人到画像处。 如有此到对此像。 作法不成。 直至毕功。 德主及画人。 更不得杂人至画像所。 从月一日起首。 如得从正月一日起首。 更是上妙画作五峰甘露山。 山中种种树木华果。 流泉浴池。 迦陵频伽共命之鸟。 及师子之群。 山中峰作神窟。 窟中画释迦像结跏趺坐。 像右边画天主帝释一切天家眷属围绕。 像左边画作乾闼婆儿名善住。 容貌端正状如菩萨。 头发衣冠亦似菩萨。 以种种璎珞华冠庄严。 又以白[疊*毛]巾勒左膊上。 右手把毬杖。 后画乾闼婆眷属。 围绕善住。 歌舞作乐。 佛左右作四天王像及侍从部落像。 左边向下画梵王立魔王像。 右边向下画魔醯首罗像。 向下山水有龙王。 白色赤色龙王。 如画像毕。 设四十九僧斋。 斋后张设道场。 四十九日念诵人不得出道场。 杂人不得入道场所。 是供养物一一自将入。 唯烧好沉香。 每日好饮食。 不得著菜。 酥蜜乳酪须常贮瓷器中盛之供养。 每日摘取好妙杂树及草好华。 如有刺华及秽处不堪供养。 经七日。 即须取福德地作坛。 别有启请法。 同华严经启请。 作尊胜坛法夫造坛第一深山绝人行到处。 第二阿兰若有泉源处。 第三有形势山寺。 第四城郭有大福德寺。 先于作坛处。 念诵君荼利金刚心真言。 七日看境解。 梦见上妙好华。 及婆罗门僧。 及天人。 及道士形。 及乾闼婆天众。 金刚菩萨佛等。 及楼阁宝塔空中天宫。 下如此相皆是相应如梦。 若见猪儿狗六畜。 即须重更洗浴启请。 移改诸处。 依前诵君荼利真言。 以应为度。 如德合圣心。 即须拄地。 去其瓦石搏恶物。 于福德土。 取填令高于诸处。 地方圆八肘。 于中作四肘坛。 坛高侧撗手取好黄土作泥。 其泥取[卄/補]华。 为及取白檀香末一斤。 和泥咒泥。 真言在陀罗尼集第八乌刍沙摩事法。 具说咒泥及水法。 须一童子十岁已上十五已下。 坛场驱使如[擒-离+土]得杂井。 更是精妙。 其坛四角各安一瓶。 瓶口插柏枝。 坛前置一器水。 或铜或瓷。 取五股香。 沈笺苏合白檀龙脑。 取香水汁名曰阏伽水。 别取一盏。 或金或银。 盛郁金香水。 胡跪把香水。 启请三世诸佛恒沙菩萨遍法界金刚三十三天主帝释梵王持咒仙众。 今日今时受我供养。 我今于此结坛。 持念佛顶尊胜真言。 伏愿圣众慈悲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为法界安宁无诸苦恼。 有苦恼者。 愿得离苦解脱。 发是愿已。 将香水盏。 置于坛上。 绕诵尊胜四十遍。 想恒沙诸佛在此道场。 如地天王在此道场内。 作如此恐惧。 不得诸余言话及嗔诸人等。 应有诸外人来。 亦须细语。 不得高声。 供养食。 准前坛上安四十九尺幡。 缦屋四面悬四天王幡及金刚幡。 加持一咒索。 绕八肘外作界。 坛开四门。 每门出一香炉。 炉内烧种种上妙好香。 切不得鸡狗妇人到坛侧近。 日夜六时及四时念诵。 尊胜念诵法夫欲念诵尊胜真言者。 于坛东面坐向西。 每日四时六时如一时。 约一百八遍为定。 每时遍数毕。 发弘誓愿。 永不退转。 其画像即放大光明。 当尔之时。 即是法成。 更莫疑耳。 念诵除本数。 每日启请。 长舒二臂。 于顶上金刚合掌。 长展二足。 以身委地。 礼东方不动如来。 于心海流出奉献。 真言曰。 唵萨婆怛他揭多布儒波萨他那耶(引)阿答摩南(三)涅哩耶多夜弭(四)萨婆怛他揭多(五)拔折罗(二合)萨埵地瑟吒萨嚩[牟*含]吽作如是供养。 心海默念。 为欲承事一切如来故。 我今奉献己身。 唯愿一切如来哀愍加护又敛二足。 以金刚合掌置于心上。 以额著地。 礼南方宝生如来。 以心海流出奉献。 真言曰。 唵(一)萨婆怛他蘖多(二)布惹(引)毗晒迦耶答摩南涅哩夜多夜弭萨婆怛他誐多拔折啰啰怛那阿毗诜者[牟*含]怛咯作如是念。 为供养一切如来求请灌顶故。 我今奉献己身。 愿一切如来。 以金刚宝与我灌顶。 又以金刚合掌置于顶上。 以口著地。 礼西方无量寿如来。 以身奉献。 真言曰。 唵(一)萨婆怛他蘖多(二)布惹钵啰勿[口*栗](三合)多那耶答摩南(四)涅哩耶多夜弭(五)萨婆怛他蘖多(六)拔折罗达摩(七)钵罗勿[口*栗](二合)多耶[牟*含]纥喇作如是念。 我今为展转供养一切如来故。 奉献己身愿一切如来。 为我转金刚法轮。 又以金刚合掌置于心上。 以顶著地。 礼北方不空成就如来。 以身奉献。 真言曰。 唵(一)萨婆怛他蘖多(二)布惹羯摩尼(三)阿答摩南(三)涅哩耶多夜弭(四)萨婆怛他揭多(五)拔折罗羯摩句噜[牟*含](六)恶作如是念。 我今为供养一切如来事业故。 奉献己身愿一切如来。 为我作金刚事业。 然后结金刚持印。 右膝著地。 置于顶上。 想普礼一切如来及菩萨足。 右覆右仰。 大小指互相钩。 是为持印。 真言曰。 唵拔折啰勿(微一反)便忏悔。 忏悔已结印。 诵清净真言。 真言曰。 唵萨嚩婆嚩戍驮萨婆达磨萨嚩婆嚩戍度唅其印合十度。 如未敷莲。 诵真言。 印心额喉顶。 即一切罪垢清净(自法我)。 次随喜劝请。 回向发愿。 然后半跏坐。 二羽金刚拳。 置于二膝上。 心舌及二手。 吽字腾金光犹如于如来。 住于说法相。 身处净月轮。 如敷明镜坐。 光明遍法界。 普净众生界。 即以眼。 瞻视虚空佛。 旋转视八方。 散射金刚焰。 结界及辟除。 处等金刚城。 次住四无量心三摩地。 于心月中观羯摩金刚。 以大悲心断一切众生苦。 观羯摩轮。 周遍法界。 真言曰。 摩诃迦噜拏耶萨泮罗次运慈心。 羯摩轮遍众生界。 与无量乐。 真言曰。 唵摩诃迷怛哩萨泮罗次以喜心运羯摩轮。 遍众生界。 真言曰。 唵萨婆勃驮钵啰母那萨泮罗次运羯磨轮。 遍众生界。 成就大舍。 真言曰。 唵摩呼闭讫洒萨泮罗然后三昧耶印。 坚固缚。 申合二大。 真言曰。 唵三磨耶萨怛[口*梵] 一遍已次结悦喜三昧耶印。 如前缚。 忍愿入交合。 地空皆合竖。 真言曰。 唵三摩耶谷素啰多萨怛梵次结开心印。 先于右乳上安梵怛罗。 右乳上安吒字。 如户扇。 如金刚缚。 契与真言。 俱三掣拨心上。 真言曰。 唵嚩日罗满驮怛罗吒次当前一肘观八叶莲华。 于其上置梵阿字。 放大光明。 如水精白色。 即以金刚缚出二风。 如环捻取其字。 置于心殿中。 真言曰。 唵嚩日罗味舍恶安已历然在心。 即为金刚缚。 二空并屈入。 屈二风拄空。 以印触胸。 诵真言曰。 唵嚩日啰母瑟致[牟*含]以是闭心门已。 想字分明住。 次结降三世印。 二羽为金刚拳。 二地背钩。 二风各正直。 真言曰。 唵素婆你素婆吽纥哩佷拏纥哩佷拏吽纥哩佷拏播也吽阿娜也谷婆哦梵嚩日罗吽吽泮作此印。 左旋成辟除。 右旋成结界。 次结定印。 二羽相叉。 仰置脐下。 以进力各捻禅智。 真言曰。 唵三摩地钵那迷纥哩(二合)端身正坐。 作是思惟。 一切诸法从自心起从本已来皆无所有。 入寂灭定已。 即复观虚空中无数诸佛。 犹如大地满成胡麻。 不可称数。 时彼诸佛各舒右手。 弹指惊觉。 告行者言。 善男子。 汝所证者。 一道清净。 未证萨婆若(尔也反)应当忆念菩提之心。 成就普贤一切行愿。 行者闻警觉已。 自观己身。 于诸佛前。 一一作礼。 而白佛言。 云何名菩提心。 诸佛告言。 汝观心中字门。 本性清净。 如净满月。 授与真言曰。 唵质多钵罗底味谈迦噜弭行者承旨。 默诵一遍。 即观自心。 如净满月。 尔时诸佛复作是言。 善男子。 菩提之心体相如此。 复授真言曰。 唵慕地质多母怛跛娜也弭行者默诵一遍已。 作是思惟。 菩提之心体性。 于月轮上。 观五智金刚。 真言曰。 唵底瑟吒嚩日罗观金刚纯真金色。 放净光明。 在月轮中。 犹如水精。 处清冷地。 又观嚩日罗。 广大周遍法界。 真言曰。 唵萨捕啰嚩日罗又观嚩日罗。 渐惭却敛所在虚空中。 诸如来合同体量等己身而止。 真言曰。 唵僧诃啰嚩日啰复应作是思惟。 我今此身成金刚身。 真言曰。 唵嚩日啰怛么句唅了了自知是五智金刚。 则又变成本尊身。 身有四臂。 上二臂箭势。 下右手仰当心。 把金刚杵。 下右手为金刚拳。 安左腰侧。 把金刚铃。 眉颦口微笑白色。 带五佛冠绯裙天衣。 半跏坐月轮中莲华上。 而结根本印。 诵真言曰。 擿枳吽若以印加持心额喉顶四处已。 即结金刚界自在印。 坚固缚申二火。 屈初分相柱。 舒二风附背。 真言曰。 唵步欠即以印安顶。 次以安额。 真言曰。 唵嚩日啰啰怛娜次安顶后。 真言曰。 唵嚩日啰达磨次安顶左。 真言曰。 唵嚩日啰羯磨次以金刚拳当额。 分向顶后。 申二风三相绕。 便自地轮历展。 从二眉下为鬘带势。 真言曰。 唵嚩日啰磨隶避诜者[牟*含]次想二梵字。 二字在风面。 唵右砧左出绿色光。 如抽藕丝。 便以绿索于心三绕。 次背脐腰二膝。 又却至腰后。 次心次颈次额次顶后。 便如前垂天衣势。 即诵真言曰。 唵砧二字。 次作悦喜契。 金刚缚三拍。 真言曰。 唵嚩日啰睹使谷即观净月轮。 观&SD-CFD4;字化为本尊。 便结金刚入印。 缚已空并入中。 真言曰。 唵嚩日啰萨怛嚩恶又真言曰。 嚩日罗萨怛嚩你哩舍也次以四印四明召入身。 以前悦喜三昧耶。 二火为四摄。 真言曰。 若吽鑁谷前所观者。 谓之法身。 令所入者。 谓之智身。 相合者表一体故。 次应以此心供养门庄严世界。 坛中观白莲。 妙色金刚茎。 八叶具须蕊。 众宝白庄严。 常出无量光。 百千众莲绕其上。 复观想大觉师子座。 宝王以校饰。 在天宫殿中。 宝柱皆行列。 遍有诸幢盖。 珠鬘等交络。 垂悬妙宝衣。 周布香华云及与众宝云。 普雨杂华等。 缤纷以严地。 谐韵所爱声。 以奏诸音乐。 宫中想净妙。 贤瓶与阏伽。 宝树王开敷照以摩尼灯。 三昧总持地。 自在之婇女。 佛波罗蜜等。 菩提妙严华。 方便作众伎。 歌咏妙法音。 以我功德力。 如来加持力。 及以法界力。 普供养而住。 虚空库明真言曰。 南么萨婆怛他蘖帝骠(毗庾反)微湿嚩(二合)目契弊萨婆他欠唱蘖帝萨叵啰系[牟*含]誐誐那剑莎嚩诃诵此真言句三遍。 所发善愿皆得成就。 于坛中师子座上月轮中。 观&SD-E074;字为本尊。 本尊前安&SD-A5E5;字。 为意生金刚。 右安&SD-A6A9;为计里枳罗金刚。 后安&SD-E0BC;为爱乐金刚。 左安&SD-A44C;为意气金刚。 于西北隅安&SD-A656;为意生金刚女。 东北隅安&SD-A9BD;为计哩枳罗金刚女。 东南隅安&SD-A67A;为爱乐金刚女。 西南安&SD-AF59;为意气金刚女。 东门安&SD-A4C1;为色菩萨。 南门安&SD-CFC1;为声菩萨。 西门安&SD-A660;为香菩萨。 北门安&SD-E05F;为味菩萨。 外西北角安&SD-E0BC;为时春菩萨。 东北安&SD-A5FD;为时雨菩萨。 东南角安&SD-A557;为时秋菩萨。 西南角安&SD-E0FA;为时冬菩萨。 次以尽心安唵字。 字两边安若字成本尊。 即结钩索锁铃等印迎请。 二手金刚拳。 地轮反相钩。 二风各正直。 右风屈如钩。 结已诵真言。 以右风三招。 是为金刚钩印。 真言曰。 唵嚩日罗盎句舍若不易前印。 交二风面。 两手相柱蹙令开圆孔。 是为金刚索印。 真言曰。 唵嚩日罗跛舍吽不易索印。 便以二风反相钩。 是为锁印。 真言曰。 唵嚩日罗萨怖咤[口*梵]不易锁印。 以地风轮各面相合。 是铃印。 真言曰。 唵嚩日罗健咤谷由金刚钩印能降本尊。 由金刚索印能引圣者。 由金刚锁印便当止住。 由金刚铃印能令喜悦。 次应献阏迦。 以金刚合掌印平侧向左。 与真言俱以按其器。 然献之。 真言曰。 唵啰摩素佉舍也婆攞哩(零以反)多曩么带[口*栗]曩么弭婆哦挽耽若吽[口*梵]谷系钵啰底车句索漫惹吝(零引反)曩托次以左金刚拳置腰侧。 右金刚拳仰当心。 真言曰。 谷嚩日罗萨怛嚩索罗多萨怛[口*梵]是金刚王印。 次以左拳为执弓势。 右为引箭势。 是为意生金刚印。 真言曰。 唵嚩日罗萨怛例吽次以二金刚拳右押左。 受臂抱胸。 是为计里枳罗金刚印。 真言曰。 唵嚩日罗计里(零以反)吽次以左金刚拳承右肘。 右拳竖之。 如幢相。 是为爱金刚印。 真言曰。 唵嚩日罗岐(鸡以反)里谷次以二拳各安腰侧。 是意气金刚印。 真言曰(左顾为之)。 唵嚩日啰檗味呬你次以前挽弓势稍向下柔软为之。 是意生金刚女印。 真言曰。 若嚩日罗你里瑟致娑也计么吒次如前抱势柔软为之。 是为计里枳里金刚女印。 真言曰。 吽嚩日罗计里枳隶吽次如前幢。 是为爱金刚女印。 真言曰。 鑁嚩日罗抳萨么啰啰吒次如前安二拳腰侧。 是为意气金刚女印。 真言曰。 谷嚩日罗迦迷失嚩里怛嚂次二上散。 是为时春印。 真言曰。 唵嚩日罗布瑟闭次二下散。 是为时雨印。 真言曰。 唵嚩日啰度闭次合二目。 是为时秋印。 真言曰。 唵嚩日罗路计次以二涂胸。 是为时冬印。 真言曰。 唵嚩日罗巘第次如前钩。 是为色印。 真言曰。 唵(已下准前女声字异)次如前索。 是为声印。 真言曰(如前)。 次如前锁。 是为香印。 次如前铃。 是为味印。 色真言曰。 唵嚩日罗盎句始若声真言曰。 唵嚩日啰跛势吽香真言曰。 唵嚩日啰商迦隶鑁味真言曰。 唵嚩日啰健知(知反)谷次如前金刚王印。 以右拳向身。 旋转三四匝。 高声诵真言。 便能振动十方世界。 一切诸佛菩萨加持行人。 速与悉地。 真言曰。 摘枳吽若次以所舞拳。 安于心上。 即复安慰十方世界。 真言曰。 吽擿枳谷次结根本印。 诵百字真言。 或三或一。 不解其印。 便诵本真言七遍。 即顶上散印持味。 而诵百字真言曰。 唵嚩日罗萨怛嚩三么也么奴跛攞也嚩日罗萨怛嚩尾奴波底瑟吒你里柱迷婆嚩素睹瑟喻迷婆嚩阿奴罗讫睹迷婆嚩素补瑟喻迷婆嚩萨嚩萨箪迷钵啰也车萨羯磨素者弭旨多失利药句噜吽诃诃诃诃谷(引)婆哦梵萨嚩怛他蘖多嚩日啰么弭闷者嚩日里婆嚩么诃三味焰萨怛嚩恶根本真言曰。 擿枳吽惹念诵有四。 随所爱乐。 每时或千或万。 最下八百遍。 或过于万。 任心定数。 已后一切时中。 取初数为定。 数毕陈供养。 即恳白所求。 然应请一切之者。 是以初三昧耶印置于顶上。 唵嚩日罗萨怛嚩目发遣已。 一切时中广修善本。 转诵大乘经典。 乃至住禅寂等。 勿为诸杂不善事业。 于善净法志意修行。 于恶作心勇猛障断。 即于现生必获成就。 后十六生成无上菩提。 于月轮中观谷字。 作金刚萨埵。 身朱沙色。 右手当心。 执金刚杵。 左手执铃。 即结入印。 兼诵四明。 引入己身。 了了分明已。 即观彼根。 上有纥利字。 成白莲华已。 萨埵身从彼莲入。 遍彼支分。 犹如披衣。 真言曰。 唵拔折啰啰誐耶彼名谷(引)念诵尊胜别行法第三第一法者。 若人欲得寿命长远。 不堕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道。 及灭诸罪者。 每时至心诵尊胜陀罗尼二十一遍。 起大慈悲。 愍一切诸众生故。 即得四趣罪业消灭。 第二法者。 若有飞腾罗刹鬼神入国。 恐怖恼乱一切众生。 当顶结印。 称南无佛。 心心忆诵尊胜一百八遍。 即如上诸难皆得消灭。 第三法者。 若有不信人者。 但制心一处。 专作此法。 即得大验。 即令不信者得信心。 作法得验时。 当有白风。 旋来入身。 身上粗恶皮及诸厄难皆被风吹。 恶皮退。 厄难消灭。 第四法者。 若有人欲得大自在者。 于七日内。 对四方诵尊胜一百八遍。 以七种谷和黄泥。 涅作人形。 安置四方。 安置竟。 所愿称意。 第五法者。 欲得灭自身重罪者。 即于城门底。 作前法者必果所愿。 第六法者。 欲得灭先己罪者。 即于十字街作前法。 必果所愿。 第七法者。 欲得灭一切众生罪者。 即于塔前作前法。 必果所愿。 第八法者。 欲得救地狱一切众生罪苦者。 每时结佛顶印。 诵咒二十一遍。 即向西方散印。 即得罪苦消灭。 决定无疑。 第九法者。 欲施饿鬼浆者。 咒净水二十一遍。 以散洒四方。 作施鬼之心。 即得水吃。 第十法者。 欲得救一切畜生罪苦者。 咒黄土二十一遍。 散畜生上。 及散四方。 即得罪苦灭。 第十一法者。 欲得救人天罪苦。 及欲救堕落诸恐怖者。 剪五色彩华。 诵咒二十一遍。 以华散三宝及佛顶。 即得一切罪苦消灭。 第十二法者。 若有王难百军兵难口舌起者。 咒五香汤二十一遍。 浴佛及灌佛顶。 即得诸罪消灭。 第十三法者。 若有沙门毗舍首陀及四众等。 欲得福德具足者。 每日发愿忏悔。 诵尊胜七遍。 以此功德。 回施一切众生。 但作此心。 即得如愿增福富贵。 第十四法者。 若有众生欲灭除一切众生业障一切障难者。 当以五色破帛作拂。 常当诵咒拂扫故像及经。 常作此法。 即得一切众生罪业消灭。 第十五法者。 若有口舌起时。 取好白蜜。 以净器盛之。 以朱砂和白蜜。 咒之二十一遍。 即以朱砂蜜涂一百躯形像佛唇。 即得口舌消灭。 第十六法者。 若有人长病在床。 若复有欲得一切人爱念敬重者。 若复有人求一切世间出世间事业。 心未得定者。 被鬼神斗乱。 梦想颠倒者。 当取金薄一百八番。 咒之二十一遍。 即用此帖一百八躯形像。 佛顶前作摩尼宝珠印。 即得一切诸障消灭所求如意。 第十七法者。 有国内被鬼所著。 及诸时气疫病流行。 当于四城门。 以青纸写咒。 以白檀作函盛之。 锁函以蜡印。 印函当于城门上悬之。 五色锦盖盖函。 门前安置一本。 即得诸鬼及疫病等皆悉消灭。 第十八法者。 若有国内五谷不熟风雨不时。 当以白绢作幡。 书二十一首尊胜。 画作佛顶印。 悬于幡上及八十尺刹上。 向南著之。 即得风雨调适五谷成熟人民安乐。 得恶龙回心为善。 阿修罗王不能障碍。 第十九法者。 若遇雨多水不止者。 即以绯绢书尊胜二十一首。 悬著正南刹上。 即雨止天晴。 第二十法者。 若有恶贼起。 当以青绢书尊胜二十一首。 中心画作乾闼婆儿。 名曰善住。 两手调箭。 悬著正东刹上。 即得恶贼退散。 第二十一法者。 若有国王攘祸欲至。 当以新物作一百八浮图相轮。 又打叶各书尊胜一本。 于一一相轮上。 安置上头。 函内盛之。 退攘祸得福受命延年。 第二十二法者。 若有众贵人贱人。 欲得当救护他。 及自护身。 所求财宝称意者。 当起善心。 心不散乱。 每日于佛像前。 结印诵咒七遍。 瞻仰观佛。 面目不动。 如此作法。 即得种种福禄充足。 命终之后。 决定有福不堕地狱。 第二十三法者。 若有女人欲求男女者。 于一日办美饮食。 乞贫病人吃。 施食之时。 口常诵尊胜。 念念莫断。 如此必得如愿儿子。 第二十四法者。 若有夫妇相憎者。 取绢帛咒之二十一遍。 即将作衣。 与夫婿著。 即得和顺。 第二十五法者。 若有妇人。 被鬼魔缠扰不相解展者。 当正念摩沙身上。 以手拊之。 即得其魔即走是庄苦柏痛处。 若有女人嫁不集者。 取好净盐。 不问多少。 加持百遍。 与现前僧吃。 即得女有嫁处。 第二十六法者。 若有外人及国王王子大臣百官等不信佛法者。 取无疮瘢黄乳牛三头。 咒水草二十一遍。 与牛吃之。 每日欲取乳之时。 更加持牛。 然取银器盛乳。 又加持二十一遍。 即于四方净地泻之。 其持乳人。 须著新衣口云。 乾闼婆儿善住及天帝释。 今有此事。 当自处分。 持真言人。 当即入城见国王王子大臣百官外道不信佛法人等。 其国王等见此咒人。 深心生欢喜。 所说悉皆信受。 得大信心。 无有改动。 第二十七法者。 若有人所住处界内有诸毒龙等。 持真言人欲得降伏者。 当取黑牛乳。 加持二十一遍。 即泻著有龙池中。 若龙出来者。 持真言人语言。 莫损此界内一切众生。 即令依旧安置龙。 若薄媚不出。 恶业不止者。 即加持砂二十一遍。 散于池中。 即平如地。 师敕龙。 别向余处安置。 令遣得所。 念诵人即加持龙二十一遍。 莫遣东西。 但至心即得应验。 第二十八法者。 若人住处有恶鬼神。 加持饮食二十一遍。 当以施之。 念诵人告言。 我今语汝。 若不损害众生者。 任汝此住。 若欲损害。 即须出去。 恶鬼神若薄媚不受处分。 即取铁橛长十二指。 加持二十一遍。 即钉入地。 恶鬼神等散走出界。 念诵人仍安置鬼神得所。 又言。 依我处分。 不得东西。 第二十九法者。 若念诵人每欲出行之时。 当作白拂。 咒之一百八遍。 手常持行。 若逢诸类。 一切畜生。 难苦解脱。 第三十法者。 若欲令亡者离苦解脱者。 念诵人于尸陀林中坐。 七日日别三时诵真言。 任意多少。 七日满已。 即取诵念人坐处土散之。 散之时。 亡者即得离苦解脱。 远离恶道。 悉得生天。 第三十一法者。 若人被精魔所著。 念诵人当于病人床前。 端坐正念。 看病人面。 心不舍病人面部。 其病即。 如心有舍。 其鬼还来。 常须用心观想。 若人市卖不。 所求不称意者。 常结印诵念。 每时二十一遍。 安善住形像于密处供养。 所求皆得称遂。 第三十二法者。 若有人欲入山林路。 逢师子虎狼毒龙诸恶兽等。 欲入之时。 预于山前诵真言一百八遍。 加持黄土七遍。 即取土口含之。 数数呵气。 入于山中。 口云。 此山恶毒禽兽等所有毒气悉皆消灭。 此地属我。 若能依我法行者即住。 汝不能依我法者。 即须急出去。 口即闭塞。 开口不得。 持念人见虎狼狩等口。 即须集之一处。 以手摩娑其上。 加持二十一遍即云。 我和尚令开你口。 即放出界外。 守护此地。 勿令损此界内一切众生。 念诵发遣已。 仍须安置令遣得所。 念诵人当坐山中三月余日。 更不得住。 即须具东西去已后更来坐。 若其久住。 诸禽兽等不安稳心。 急出此内疾走他方。 第三十三法者。 若有人入山。 念诵在山中。 有悭鬼神等。 不许念诵人于山中住者。 知见此事。 即依处分。 念诵人口云。 我乐此地。 你乞与我。 若其不许。 我当共汝住。 不许者你即须出去三百由旬外安置。 若其薄媚不受劝谏者。 我当禁系汝。 不令汝东西。 念诵人即以铁栓长十二指。 加持之一百八遍。 用钉住处门首地下。 即令诸恶禽兽等。 于一百由旬外住。 还令安隐。 第三十四法者。 若有诸龙被外道等禁系者。 致令国中无雨。 念诵人当于有龙众水作一小坛。 取桑根木。 作栓八个。 安置坛中。 又以乳酪三五碗。 安置坛上。 著物加持乳栓等一百八遍。 即取木栓。 钉泉四边八处。 又以乳酪写于池中。 以金叶。 书咒著荷叶上。 著泉水中。 念诵人口云。 善知识今有厄难。 被诸外道禁系。 今作此法已讫。 以陀罗尼护汝。 发遣收领其荷叶。 与念诵人。 即没水去。 念诵人呵气云。 外道禁法即便破坏。 其龙即解脱无难。 其龙当来供养念诵人。 龙言。 曹主有处分否。 念诵人云。 汝可每依时兴云致雨。 将此陀罗尼真言。 顶上安置。 令汝永无厄难永离盖缠。 第三十五法者。 若有大水。 沉没人民。 于水涨。 诵尊胜二十一遍。 其水便不涨。 如作法时。 皆须结印。 制心一处。 更勿余缘。 发弘誓愿。 作广大心。 尊胜印法屈其头指。 以大母指押。 合掌当心。 头指屈入掌中。 以大母指押中节上。 合掌即成。 最胜真言心中心通一切念诵。 长受持用身印。 明曰。 曩么三漫多勃驮喃唵卓(丁古反)噜(二合)[合*牛]泮吒(半)娑嚩(二合)诃又降伏亦呼召及疗病加持诸香药等用明曰。 曩么三漫多勃陀喃唵卓(丁古反)噜(二合)医醯曳呬(二合)伴陀[合*牛]泮吒(半)又发遣明曰。 曩么三漫多勃陀喃唵卓(丁古反)噜揭瑳揭瑳[合*牛]泮吒(半)娑嚩诃降伏契以左右二大指。 各捻无名指根合掌。 以二头指。 垂合于二大指上。 发遣契以右手头指根作拳(七遍。 即是发遣。 其大指向上揭)。 唵三莽野(上)娑多[口*梵](二合)此明诵一遍。 当受菩萨戒讫。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中文殊师利菩萨五字心真言尔时执金刚菩萨等一切菩萨。 皆于毗卢遮那佛前。 各各自说心真言。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 世尊我亦为一切众生速得成就般若波罗密故。 说本心真言。 佛告文殊师利。 今正是时。 汝可说之。 尔时文殊师利即说真言曰。 阿罗跛者曩若善男子善女人能诵能持此真言。 即是受一切如来法藏。 速能获得无上菩提。 欲受持者。 应请先入三摩耶阿遮梨耶。 特于白月十四十五日。 清净室中涂地作圆坛。 以旃檀龙脑等和涂坛上。 于中心画文殊师利菩萨。 作童子形像。 左手执青莲华。 右手执金刚藏。 经挟坛轮四周梵书五字心真言。 而复初勿令错谬。 烧种种香。 散众名花而供养之。 阿阇梨即结金刚印。 如法诵持。 诵已即引弟子入坛。 受三摩耶耶法门。 受心真言已。 教结金刚印。 先结金刚缚。 缚已竖之。 二中指屈其上节。 两头相拄。 印上置花散供养已。 应告之言。 此心法门是诸佛秘密之藏。 慎莫辄为他人说之法。 若说者则破汝三摩耶法。 我今为汝宣说其义。 汝谛听谛受。 应善思念。 所言婀者。 是无上义。 一切诸佛总相法门。 [女*羅]者清净无障离法尘垢。 跛者第一义谛真实之理。 者之字者大性空寂无有行相。 曩者法常无性。 言说文字皆不可得。 汝应修学此心真言法门。 常观是心本来清净无染无著无我我所。 离分别相自性涅槃。 入此法者名三摩地。 是名真实念诵。 当知此人殊胜功德无量无边。 行者受此法已。 应每日四时入坛念诵。 如前供养。 思惟心中真言法门。 入三摩地。 如法念诵满一遍。 能除一切苦。 若诵两遍。 一切罪障皆得消灭。 若诵三遍。 得三昧现前。 若诵四遍。 得总持不忘。 若诵五遍。 速能成就无上菩提。 行者至心诵满一月日。 文殊师利或自现身。 或于空中为。 行者即得宿命智无碍辩才神足自在。 所愿皆悉成就。 速证如来法身及金刚身。 若未能作坛。 于绢素上如前画作亦得。 诵此真言满五万遍。 辩才智慧与文殊师利等无异。 又有别受持法。 于舍利塔前。 以香和涂地作圆遍坛。 写梵字真言五字。 旋绕行道。 诵满五十万遍。 文殊师利当现其人前而为说法。 常得佛及执金刚菩萨加被。 所有愿求皆得成就。 大师录外(云云)。 御日记云。 以御外题本书写之(云云)。 发布时间:2024-10-04 15:14:09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shu-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