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 内容: 寿康宝鉴:《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之祸,动辄丧身殒命,而人多乐于从事,以身殉之,虽死不悔者,其唯女色乎! 彼狂徒纵情欲事,探花折柳,窃玉偷香,灭理乱伦,败家辱祖,恶名播于乡里,毒气遗于子孙,生不尽其天年,死永堕于恶道者,姑置勿论。 即夫妇之伦,倘一沉湎,由兹而死者,何可胜数? 本图快乐,卒致死亡,鳏寡苦况,实多自取,岂全属命应尔哉! 彼昵情床第者,已属自取其殃。 亦有素不狎昵,但以不知忌讳,冒昧从事,致遭死亡者,亦复甚多。 故《礼记·月令》,有振铎布告,令戒容止之政(“容止”,即“动静”,谓房事也),古圣王爱民之忱,可谓无微不至矣。 (忌讳,《寿康宝鉴》详言之,俱宜购阅。)吾常谓世间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 间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欲亏损,受别种感触而死。 此诸死者,无不推之于命,岂知贪色者之死,皆非其命。 本乎命者,乃居心清贞,不贪欲事之人。 彼贪色者,皆自戕其生,何可谓之为命乎? 至若依命而生,命尽而死者,不过一二分耳。 由是知天下多半皆枉死之人,此祸之烈,世无有二,可不哀哉? 可不畏哉? 亦有不费一钱,不劳微力,而能成至高之德行,享至大之安乐,遗子孙以无穷之福荫,俾来生得贞良之眷属者,其唯戒淫乎! 夫妇正淫,前已略说利害,今且不论。 至于邪淫之事,无廉无耻,极秽极恶,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是以艳女来奔、妖姬献媚,君子视为莫大之祸殃而拒之,必致福曜照临,皇天眷佑。 小人视为莫大之幸福而纳之,必致灾星莅止,鬼神诛戮。 君子则因祸而得福,小人则因祸而加祸,故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世人苟于女色关头,不能彻底看破,则是以至高之德行,至大之安乐,以及子孙无穷之福荫,来生贞良之眷属,断送于俄顷之欢娱也,哀哉! 安士先生《欲海回狂》一书,分门别类,缕析条陈,以雅俗同观之笔,述劝诫俱挚之文。 于古今不淫获福,犯淫致祸之事,原原委委,详悉备书。 大声疾呼,不遗余力,暮鼓晨钟,发人深省。 直欲使举世同伦,咸享福乐,各尽天年而后已。 须知其书,虽为戒淫而设,其义与道,则举凡经国治世,修身齐家,穷理尽性,了生脱死之法,悉皆圆具。 若善为领会,神而明之,则左右逢源,触目是道。 其忧世救民之心,可谓至深切矣! 是以印光于民国七年,特刊《安士全书》板于扬州藏经院。 八年,又刻《欲海回狂》、《万善先资》二种单行本。 十年,又募印缩小本《安士全书》,拟印数十万,遍布全国,但以人微德薄,无由感通,只得四万而已。 而中华书局私印出售者,亦近二万。 杭州、汉口,俱皆仿排,所印之数,当亦不少。 兹有江苏太仓吴紫翔居士,念世祸之日亟,彼新学派,提倡废伦废节,专主自由爱恋,如决江堤,任其横流,俾一班青年男女,同澓陷于无底欲海漩之中。 遂发心广印《欲海回狂》,施送各社会,以期挽回狂澜。 然众志成城,众擎易举,恳祈海内仁人君子,大发救世之心,量力印送,并劝有缘,普遍流通。 又祈父诲其子,兄勉其弟,师诫其徒,友告其侣,俾得人人知其祸害,立志如山,守身如玉,不但不犯邪淫,即夫妇正淫,亦知撙节。 将见鳏寡孤独,从兹日少,富寿康宁,人各悉得。 身家由兹清吉,国界于以安宁。 秽德转为懿德,灾殃变作祯祥。 毕竟不费一钱,不劳微力,而得此美满之效果。 仁人君子,谅皆当仁不让而乐为之也! 爰述大义,以贡同仁。 民国十六年,释印光撰附录:懿德堪钦(《扬州甘泉县志》)元秦昭,扬州人,弱冠游京师,已登舟矣。 其友邓某,持酒送行。 正饮间,忽抬一绝色女子至。 邓令拜昭,曰:“此女系仆与某部某大人所买之妾,乘君之便,祈为带去。 ”昭再三不肯。 邓作色曰:“君何如此其固执也? 即不能自持,此女即归于君,不过二千五百缗钱耳。 ”昭不得已,许之。 时天已热,蚊虫甚多,女苦无帐,昭令同寝己帐中。 由内河经数十日至京,以女交店主娘,自持书访其人。 因问:“君来曾带家眷否? ”昭曰:“只我一人。 ”其人勃然愠现于面,然以邓某之书,勉令接女至家。 至夜,方知女未破身。 其人惭感不已,次日即驰书报邓,盛称昭德。 随往拜昭,谓曰:“阁下真盛德君子也,千古少有。 昨日吾甚疑之,盖以小人之腹,测君子之心耳,惭感无既。 ”按秦昭之心,若非了无人欲,浑全天理,与此绝色女子,日同食,夜同寝,经数十日之久,能无情欲乎哉? 秦昭固为盛德君子,此女亦属贞洁淑媛。 懿德贞心,令人景仰。 因附于此,用广流通。 民国十六年丁卯,释印光识。 发布时间:2020-12-18 20:46:1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shu-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