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鹦鹉始末 内容: ▼下附征事三条鹦鹉始末(出自《贤愚因缘经》)【原文】舍卫国须达长者家,有二鹦鹉,禀性黠(xia)慧,解人言语,见比丘来,先告家人,令出迎送。 阿难见之,为其说四谛苦集灭道。 二鸟闻法欢喜,栖于树上,以宿业故,为野狸所食。 由闻法故,其神生于四王天。 佛言,此鸟尽四王天寿,当生于忉利。 忉利寿尽,生于夜摩。 夜摩寿尽,生于化乐。 化乐寿尽,生于他化自在。 他化寿尽,还生化乐,以至四王。 如是往返七次,当生人中,出家修道,一名昙摩,二名修昙摩,成阿罗汉。 [按]虽闻四谪,仍被狸吞,知定业之难免也。 虽被狸吞,终出三界,知佛法之当闻也。 彼求生净土者,苟其平日精进修持,发宏誓愿,无论其不能坐脱立亡,纵使蛇伤虎噬,亦何碍其为生西方乎。 【译白】舍卫国须达长者家有两只鹦鹉,天性机灵聪慧,能听懂人的言语。 见比丘来,先告诉家人出来迎送。 阿难见了,为其说苦、集、灭、道四谛法。 它们听闻佛法很欢喜,栖息树上,由于前世恶业缘故,被野捏所食。 因为听法功德,死后神识生于四王天。 佛说:“这两只鹦鹉在四王天寿命尽了之后,当生于忉利天。 在忉利天寿命尽了之后,生于夜摩天。 在夜摩天寿命尽了之后,生于化乐天。 在化乐天寿命尽了之后,生于他化自在天。 在他化自在天寿命尽了之后,还生化乐天,依次生至四王天。 如是往返七次之后,当生人间,出家修道,一名昙摩,另一名修昙摩,都将证得阿罗汉果。 ”[按]此鹦鹉虽已听闻四谛法,仍被野狸呑食,可知定业难以逃脱。 虽被野狸呑食,终究出离三界,可知听闻佛法极有必要。 念佛求生净土之人,若平时精进修持,发宏誓愿,无论他们是否能坐脱立亡,纵然被蛇咬虎呑,也不妨碍他们往生西方。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鹦鹉始末 发布时间:2020-12-26 00:05:11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shu-1229.html